当前位置:首页 > 原浆果汁 > 猕猴桃汁 > 正文

爱吃小猕猴桃啥意思?

2023-01-15 15:03:42  来源:网络   热度:

一、爱吃小猕猴桃啥意思?

指的是一个人的爱好喜欢吃很小的猕猴桃,通常是挑个小的来食用,一般代表着自己个性的一种水果选择,小巧玲珑的感觉让自己非常的喜欢。

二、小猕猴桃叫什么枣,小猕猴桃的出产地

小猕猴桃指的是软枣猕猴桃,别名软枣子、圆枣子、圆枣、奇异莓等。这是一种猕猴桃科、猕猴桃属大型落叶藤本植物,果实为圆球形至柱状长圆形,果面光滑无毛,成熟时呈绿黄色或紫红色,非常适合鲜食和加工成整果罐头、果脯、果酱等食品。它的分布较为广泛,在我国从最北的黑龙江岸至南方广西境内的五岭山地都有分布,如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北、河南、陕西、江苏、湖南、广西等地,国外如朝鲜、日本、俄罗斯也有分布。

一、小猕猴桃叫什么枣

1、小猕猴桃一般指的是软枣猕猴桃。它是猕猴桃科、猕猴桃属大型落叶藤本植物,别名有软枣子、圆枣子、圆枣、奇异莓等,果圆球形至柱状长圆形,有喙或喙不显著,无毛,无斑点,不具宿存萼片,成熟时呈绿黄色或紫红色。

2、软枣猕猴桃果型“迷你”小巧,果面光滑无毛,种子小,既可生食,又可以加工成整果罐头、果脯、果酱、果酒等食品,维生素C含量是其他水果的几十倍。花为蜜源,可提取芳香油。树种除了作为果树,也可作为观赏树种。

二、小猕猴桃的出产地

1、小猕猴桃(软枣猕猴桃)分布广阔,在我国从最北的黑龙江岸至南方广西境内的五岭山地都有分布,如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陕西、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福建、台湾、云南、浙江、广西等地,国外如朝鲜、日本、俄罗斯也有分布。

2、软枣猕猴桃生于混交林或水分充足的杂木林中,或山沟溪流旁,多攀缘在阔叶树上,枝蔓多集中分布于树冠上部,喜凉爽、湿润气候,抗寒性较强,在-39℃的低温条件下尚能正常生长发育。作为喜光性植物,软枣猕猴桃在光照充足时,枝叶生长茂盛,结实良好。

三、猕猴桃有什么特点?

猕猴桃为雌雄异株的大型落叶木质藤本植物。雄株多毛叶小,雄株花也较早出现于雌花;雌株少毛或无毛,花叶均大于雄株。花期为5―6月,果熟期为8―10月。

枝呈褐色,有柔毛,髓白色,层片状。

幼一枝或厚或薄地被有灰白色星状茸毛或褐色长硬毛或铁锈色硬毛状刺毛,老时秃净或留有断损残毛;花枝短的4-5厘米,长的15-20厘米,直径4-6毫米;隔年枝完全秃净无毛,直径5-8毫米,皮孔长圆形,比较显著或不甚显著,髓白色至淡褐色,片层状。 [1]

叶的特征

叶为纸质,无托叶,倒阔卵形至倒卵形或阔卵形至近圆形,长6-17厘米,宽7-15厘米,顶端截平形并中间凹入或具突尖、急尖至短渐尖,基部钝圆形、截平形至浅心形,边缘具脉出的直伸的睫状小齿,腹面深绿色,无毛或中脉和侧脉上有少量软毛或散被短糙毛,背面苍绿色,密被灰白色或淡褐色星状绒毛,侧脉5-8对,常在中部以上分歧成叉状,横脉比较发达,易见,网状小脉不易见;叶柄长3-6(-10)厘米,被灰白色茸毛或黄褐色长硬毛或铁锈色硬毛状刺毛。 [1]

根的特征

根系生长在坚硬土层内的分布较浅;生长在疏松的土壤内的分布较深。 [1]

猕猴桃为肉质根,根皮率高达30%~50%;根含水量高,一年生根的含水量为84%,二年生根的含水量为79%,猕猴桃主根不发达,侧根和须根发达。猕猴桃根系分布浅而广。活土层的厚度,以及温度、水分、空气、养分是影响根系生长的主要因子。一般在40~80厘米深的土层中分布最多。成年树根群体的分布范围约为树冠的三倍。

根系猕猴桃骨干根较一般果树少,但根的导管发达,根压大,根系受伤之后,再生能力强。成年猕猴桃有50%以上的总根系长度位于30~50厘米深的表土层,90%以上根系位于1米范围内。幼年猕猴桃树的根系呈“碗形”分布,且根长度密度随深度和离树干的距离而减少。而成年树,根长度密度随深度而减小,但并不受离树干距离的远近影响。猕猴桃根系的年生长期比枝条生长期长,每年有30%以上的根系被更新。 [3]

花的特征

花为聚伞花序1-3花,花序柄长7-15毫米,花柄长9-15毫米;苞片小,卵形或钻形,长约1毫米,均被灰白色丝状绒毛或黄褐色茸毛;花开时乳白色,后变淡黄色,有香气,直径1.8-3.5厘米,单生或数朵生于叶腋。 [2]

猕猴桃,中华猕猴桃,学名:Actinidia chinensis)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的植物,别名:猕猴桃、羊桃、阳桃、红藤梨、白毛桃、公羊桃、公洋桃、鬼桃。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湖南、江苏、广西、福建、湖北、河南、陕西、安徽、浙江、广东、江西等地,生长于海拔200米至6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低山区的山林中、灌木林、高草灌丛和次生疏林中。

猕猴桃果实鲜美,风味独特,酸甜适口,营养丰富。果肉含多种维生素,其维生素C含量是等量柑橘中的五至六倍,同时它含有钙、磷、铁、镁等多种元素,以及多种氨基酸及果胶等营养成分,具有促消化、降低胆固醇、降血脂、增强免疫力等功效。还可加工成果酱、果汁、果脯等食品和饮料。此外猕猴桃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有清热利水、生津润燥的功效。被誉为“水果之王”。

“隐居”深山的水果之王

猕猴桃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诗经》。《诗经・桧风・隰有苌楚》:“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原来,苌楚竟然是猕猴桃最古老的名字。

唐代南阳人岑参诗云:中庭井栏上,一架猕猴桃。由此知道当时已有人工栽培猕猴桃。又唐代的《本草拾遗》中说:猕猴桃甘酸无毒,可供药用。主治骨节风、瘫痪不遂、长年白发、痔病等。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有提到猕猴桃的形、色时是这样描述的:“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唐慎徵在《证类本草》上说:味甘酸,生山谷,藤生著树,叶圆有毛,其果形似鸭鹅卵大,其皮褐色,经霜始甘美可食。”

猕猴桃在中国不被待见,从诸多文献也可一窥原因。在《山海经・中山经》中,猕猴桃被称为羊桃和鬼桃。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直接将它定性为猕猴爱吃的水果:“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清代植物学家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江西、湖南、湖北和河南等地的农夫会采摘山中的猕猴桃,拿到城镇售卖。诚然,野生猕猴桃浑身长着粗毛,果实摸上去硬邦邦、尝起来酸溜溜,尤其是它的果实晶莹翠绿,乍一看以为果子没长熟。

相传古代,南方林区,野生一种果树,山里人都不识,其树每年8~10月,果实成熟呈椭圆形,果皮有黄褐色绒毛,外貌丑陋,人们认为野果含毒,都蔑视之。有一年,山里人意外地发现,野果成熟时,前一天还亲眼看到野果满树,第二天却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杆,且地上也无野果落下。人们顿感疑惑,心想:这么多野果哪里去了呢?第二年,一等野果成熟,山里人日夜轮流值班,观其究竟。一天夜晚,正是夜深人静之际,在暗淡的月光下,人们发现:一群群老老小小的猴子从四面八方奔跑而来,纷纷往果树上爬,你抢我夺地摘采野果,边吃边摘,一时间把野果抢摘一空。人们纷纷议论:这种不经看的野果,猴子怎么如此爱吃?又到第三年野果成熟时,山里人说,此野果既然猴子能吃,难道我们不能吃吗?于是,大家前去摘了品尝,先剥去了果皮,只见肉色碧青如玉,送进嘴里尝试,竟酸甜可口,非常好吃。随即大家拿了大篮小筐,纷纷摘采,运回家中。山里人将摘来的野果,天天吃,年年吃。数年后,自从吃了野果,原来多生毛病的人不病了,原来身体赢弱不堪的变得强壮起来了,年老体弱者也变得身轻长寿了。于是大家把这种野果视为仙果、珍果。但这种野果没有名字,于是山里人开了个会,专门讨论给野果取名。会上大家凝思苦想却提不出合适的名字,忽然一位老人站起来说,我的建议:根据这种野果猴子最爱吃;根据野果的颜色形态极像猴子之容貌;这种猴子属猕猴类;这种野果属桃科果类。以此分析,我认为称它为“猕猴桃”比较贴切。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个名字取得好。

其后,一代一代的传下来,所有历代本草书籍,乃至当今国家出版的大型《中药大辞典》,都将“猕猴桃”作为全国统一通用的中药名。就这样,猕猴桃在山野里自生自灭,这种酸中泛甜,芳香怡人,营养丰富的果实,竟沉睡了几千年,人类真正了解和利用它也不过百余年的历史,长期以来一直是猴子的“仙果”美食。

猕猴桃“留洋”新西兰

1899年,英国园艺学家威尔逊(E.H.Wilson)在湖北西部看到这种当地人叫“羊桃”的藤本植物,因猕猴桃花丛美丽、果实味美而将它作为花卉引种到英国和美国。

到了1904年,猕猴桃迎来了“咸鱼翻身”的机会,新西兰女教师伊莎贝尔来到中国。将在采摘的猕猴桃种子带回新西兰,于1906年交当地园艺师亚历山大.阿里森(Alexander Allison)试种。从此,猕猴桃开始了它的世界之旅。

在阿里森的精心培育下,1910年这种来自东方的藤蔓植物开始开花结果。1937年新西兰著名果园师吉姆.麦克罗格林(Jim Macloughlin)开始大规模商业种植。

此后新西兰人不断地对它进行驯化和品种改良,进而被海沃德・怀特于1924年培育出世界上著名的“海沃德”品种,并有了一个全新名字――奇异果。并将这种奇怪的水果卖给驻扎在新西兰的美国军人,并籍此走向国际市场。

猕猴桃最初被西方人称为“中国醋栗”,因为他们觉得猕猴桃的味道像西方栽培已久的醋栗(注:醋栗是虎耳草科植物山麻子的果实,欧洲人自中世纪起就开始食用,和猕猴桃一样属于浆果)。

但他们也意识到,由新西兰人来叫卖“Chinesegooseberry”(中国醋栗)会让其他国家的人感觉这东西应该去中国买才最正宗。

于是,他们决定给猕猴桃换个名字,并将其打造成新西兰的水果品牌。

怎么才能让猕猴桃听起来像是新西兰制造呢?几维鸟(又称奇异鸟)很快进入果农们的视线,几维鸟是新西兰国鸟,这种当地特有的鸟类恰好有着棕黄色绒毛,和猕猴桃的外形颇有些相似。

就这样,从1959年开始,新西兰国鸟的名字(kiwi)被安到了猕猴桃身上,中国的猕猴桃摇身一变,成为了新西兰的奇异果(kiwifruit)。

从此,新西兰的猕猴桃产业逐渐形成了从育种、种植、存储、运输、销售、再到出口的完整产业链,销量越做越大,销售地也越来越广。

由于新西兰猕猴桃产量越来越大,而本国的消费能力恒定有限(二战后新西兰人口长期保持在二三百万这个区间,人口仅仅和中国的一个地级市差不多数量级),新西兰猕猴桃的出口比重也越来越大。

研发新型品种、推行绿色种植、树立独特品牌,成为了新西兰猕猴桃产业再出发的几大法宝。新西兰着力开发新型猕猴桃品种,这些新型品种有的是味道更甘甜,更多的是在颜色、形状上与传统猕猴桃相比更加奇异(真不愧叫做奇异果)。

原本只是一颗默默无闻的“种子”,不曾想,一次意外的“漂洋过海”却迎来了猕猴桃的高光时刻,在异国他乡掀起了一股“奇异果”狂潮,并被欧洲人公认是最受欢迎的水果。也许,栽培猕猴桃的新西兰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其貌不扬的果子之后会成为拉动新西兰经济的重要因素,甚至一度成为新西兰的标志性水果。

猕猴桃适应性广,抗病虫害能力强,生长快,结果早,落果少,产量高,寿命长,特别是以南方丘陵山地栽培,对开发山区经济有很大作用,含有多种维生素。

猕猴桃,也称狐狸桃、藤梨、羊桃、木子、毛木果、奇异果、麻藤果等,果形一般为椭圆状,外观呈绿褐色,表皮覆盖浓密绒毛,不可食用,其内是呈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的种子。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