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熟的沙棘茶隔夜能喝吗
一、煮熟的沙棘茶隔夜能喝吗
隔夜茶因时间过久,维生素大多已丧失,且茶汤中的蛋白质、糖类等会成为细菌、霉菌繁殖的养料,所以,人们通常认为隔夜茶不能喝。
茶水一般在人体内能滞留3小时左右,而浓茶滞留时间更长,这样茶碱在人体内积聚过多,致使神经功能失调。茶水放久了,不仅会失去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且易发馊变质,甚至茶水中的鞣酸还会成为刺激性很强的氧化物,易伤脾胃,尤其是夏天,会引起胃肠炎症
二、生活中怎样防止铅污染呢?
对儿童铅中毒的治疗虽然能够降低人体的含铅量,以避免铅的毒性作用对机体造成进一步的损害,但这并不能逆转正在产生和已经发生的神经毒性作用。因此,预防儿童铅中毒比治疗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在目前环境污染严重、大环境短期内无法很快改变的情况下,防治儿童铅中毒应从阻止铅进入儿童体内入手。在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远离铅的接触。这是防止儿童铅中毒第一重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措施。
以下是避免接触铅的简单措施:
1不购买铅焊料封口的罐头食品,以防铅渗入到食物中。
2儿童应养成良好习惯,特别注意进食前一定要先洗手。
3检测水源以确保铅和其他矿物质的安全含量。不要使用早上水龙头刚打开时流出来的水。
水沸腾时间不超过5分钟。久沸会浓缩水中的污染物,包括铅。
4经常清洗儿童的玩具和其他一些有可能被孩子放到口中的物品。定期用水和湿布清洗室内,去除铅尘。食物和餐具要遮挡以防铅尘。日常开窗流通空气。
5不要带孩子到汽车流量大的马路和铅作业工厂附近玩耍。
6儿童应少食某些含铅较高的食物,如松花蛋、 爆米花等。
7儿童应定时进食,空腹时铅在肠道的吸收率可成倍增加。保证儿童的日常膳食中含有足够量的钙、铁、锌等微量元素 。
8不要将酒精饮料或酸性食物(如醋、水果汁、或用马铃薯做成的食物)长时期存放在含铅水晶玻璃器皿中。铅可使精美的水晶玻璃晶莹透彻,但也会渗入贮存于其中的食品及饮料中。不要用水晶盘子或玻璃器皿给婴儿和儿童喂食。
9孕妇忌用铅釉的陶瓷杯子喝热咖啡或其他热的酸性饮料。
10忌将面包袋翻过来装食物。因用于印刷标签的油墨含有相当量的铅。
11成人排铅服用力德希排铅口服液,儿童排铅服用益童成长排铅。
食疗作为预防,它可以阻断一些外界铅的吸收,并能部分地把血液中的铅排出体外。平时要注意饮食搭配,多喝牛奶,少喝饮料;多吃鱼虾、瘦肉、豆制品、蛋和贝壳类食品,少吃松花蛋、油炸和膨化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如海带、洋葱、大蒜、胡萝卜、西红柿、猕猴桃和沙棘等。
三、吃什么水果含VC高?
猕猴桃-最多!
猕猴桃、鲜枣、草莓、枇杷、橙、橘、柿子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100克水果的维生素C的含量来计算,猕猴桃含
420毫克,鲜枣含380毫克,草莓含80毫克,橙含49毫克,枇杷含36毫克,橘、柿子各含30毫克。香蕉,桃子各含10毫克,葡萄、无花果、苹果各自只有5毫克,梨仅含4毫克。
你这个应该是上火引起的,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要注意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喝酸甜饮料,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少抽烟喝酒。上火和心理状态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其实是人们最好的灭火剂
据测定,成人一天需要60毫克维生素C,假如要从维生素C含量很少的水果中摄取,则无花果需要25个,梨需要14个,葡萄需要1.5公斤左右。因此,只吃一两个维生素C含量少的水果,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帮助。可是,如果是含维生素C较高的猕猴桃、柑橘或柿子,一天一两个就够了。如果是鲜枣或草莓,只要五六粒,即可摄取到一天所需的维生素C。所以,要想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吃水果时应有所选择。
另外,还有一些因素影响着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如,一些水果为了预防虫害及日晒,在生长过程中常用纸袋包裹起来,结果造成维生素C含量减少;夏季水果丰收,储藏于冷库,冬天出售时,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也会减少;现代家庭一般都有冰箱,许多人喜欢买大量水果放入。但水果存放的时间越长,维生素C损失就越多。
四、怎样防止生活中的污染现象
1、节约用水。洗碗洗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擦地板、冲厕所。你节约一滴水,就能省下净水所耗费的资源,从而减少加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2、节约用电。离开房间随手关灯,关掉家用电器要随手拔掉插销等。你节约一度电,就会减少燃煤发电时对空气排放的有害气体。
3、垃圾进行分类。垃圾分类是垃圾进行良好处理的基础。我们在垃圾源头花几秒钟对其进行分类,就有可能省下几十年的垃圾降解处理的时间。
4、旧物DIY。我们生活中很多旧物、废弃物其实可以用来进行手工加工,变成生活中可用的物件。譬如旧衣改造,废纸盒加工等等,可以节约大量资源,又能从中获得乐趣。
5、少开一天车,多骑自行车,或者乘坐公交车。
6、不使用一次性碗筷。
7、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园或者广场的花草,不随意踩踏采摘。
8、自己种植花花草草。既能为防污染做出贡献,又陶冶了个人情操。
9、热爱生活,保持心情舒畅,经常面带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