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蔬菜水果 > 正文

上过太空的蔬菜水果?

2023-08-20 09:15:44  来源:网络   热度:

一、上过太空的蔬菜水果?

蔬菜类有太空茄子、太空番茄、太空土豆、太空椒等。

水果有树莓、葡萄等。

1、“太空茄子”的突出特点是果大、色美、味甜,富含维生素C和糖分。其贮存期比普通茄子长,成熟期提前、产量提高,同等条件可比普通蔬菜提高产量15%~20%。与普通茄子相比,太空茄子抗病性,抗逆性强,通常能种植普通茄子的地区太空茄子均可正常生长,甚至可以适应一些不适合普通茄子生长的环境。

2、太空番茄植株高大,无限生长型,生长势强,株形紧凑,叶片直立向上,中熟,大果型,成熟果粉红色,单果重500克左右。 果形圆形,光滑美观,果肉厚,肉质沙甜,口感风味极佳,耐贮运,品质优,亩产10000-15000公斤左右,适应性广,抗病性强。

二、如何用太空泥做蔬菜水果?

原料:白色太空泥,绿色太空泥,牙签

方法步骤:

1,取出白色和绿太空泥,每样取出一点。

2,把取出来太空泥,揉搓成球以作备用。

3,将白色的太空泥,分隔成四分,揉搓成小圆柱体,一头粗,另一头细,四根都一样。

4,将绿色分割成四分,用手压扁。

5,将压扁的四个扁圆,用牙签压上压痕。

6,将白色的圆柱体,放在绿色的叶子。

7,把白色的圆柱体放在一起,组成一个圆形,即可制作出太空泥蔬菜。注意将绿色的叶子在里面,白色在外面

三、为什么有太空?

1、外太空主要以氮气,氢气和甲烷为主。因为太空处于真空状态,连空气都没有。

2、太空的温度接近绝对0度,也就是-273度,如果有氧气,氧气也将处于固体状态,不能叫氧“气”。

3、这要从宇宙的起源说起。关于宇宙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是大爆炸说,意思是说宇宙是由大爆炸形成的。空气里的主要成份是水分子和氮气和二氧化碳。大爆炸后可能存在这些分子,但是由于他们的质量比较轻加上引力作用它们就会附在质量大的星球上。

4、地球的空气是由于很多偶然的因素才形成的。其他星球如木星它的“空气”就是一些宇宙尘埃和碎片。再说宇宙光线的强烈照射使得一些气体分子分化成了原子。 总之宇宙里是有其体的但是却没有空气,因为空气是几种气体的组合的称呼。其次,由于气体质量轻以及万有引力的存在使气体不可能漂游在太空而只能附在星球表面,地球上有树是经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光合作用要有水、阳光、二氧化碳,外太空星球上缺乏。

四、为什么在太空上种植的蔬菜水果花卉比在地球上种植的要好?

良性诱导基因突变,除了种植环境,直接影响植物品质的根本原因,就是基因变化了

五、外太空为什么有银河?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包括物质存在方式的时间和空间,物质存在引力,会集聚。小的物质集聚如水滴、树叶,大的物质集聚如海洋、大气层,总之,物质聚集在一起是宇宙中物质运动的一个常态现象之一。

当物质集聚大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高压高温,而当宇宙中最多的元素氢集聚到一起并且大到引起核聚变时就形成了恒星,数十亿到数千亿恒星集聚在一起便是星系。

答案:星系(包括银河系)是宇宙中物质集聚的必然结果,也是宇宙存在的根基之一。

六、为什么太空水稻 太空番茄 太空黄瓜品质更好?

太空中环境与地球上有着诸多不同,除了具有微重力、高真空的环境外,还有很强的太空辐射,尤其是γ射线、高能质子和宇宙射线,这些辐射是种子发生变异的主要因素,使得植株的生理特性和形态特性发生改变。

经过太空历练的种子的发芽率、作物产量、抗病性、抗虫性、养分含量以及植物花朵的颜色、高矮等性状都会发生改变。

但其变化并没有什么规律,大都是随机性的,且太空育种并不能使每一颗种子都发生突变,据统计,对人类有益的突变也大约只占3%。

七、为什么上太空要做太空飞船?

宇航载人宇宙飞船(manned spaceship),能保障宇航员在太空生活和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安全返回地面的航天器。

航天飞机为人们开辟了自由进出太空的通道,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让人进入太空,把一些卫星“放”到轨道上去,也可以把那些已失去功能的卫星修复,或者拖回地面来“动手术”后,再让它回到天上去。

航天飞机不仅大大降低了发射人造卫星的成本,而且有明显的商业价值。由于那儿几乎处于失重状态,因此可以提炼出最纯的稀有金属,能够制造出在地球上无法制造的合金,合成一些平时无法制造的药物,甚至用来作为商业性飞行。

八、太空沙为什么叫太空沙?

太空沙就是黏土中添加了黏合剂、保湿剂等等成分。

太空沙是东莞市琦佳玩具有限公司研发并命名的,可以带回家玩的玩具彩沙,由98%海沙加2%食品级交联剂组成,具有良好流动性和可塑性,手感柔软不粘手。

太空沙可以激发儿童想象力和创造欲望,同时可以刺激儿童手脑神经发育,促进手脑协调能力。

九、太空辣椒为什么叫太空辣椒?

太空辣椒之所以被称为太空辣椒,是因为它是一种特殊的辣椒,经过了NASA的认证,可以被用于太空食品。由于太空环境的特殊性,太空食品必须满足严格的要求,包括耐高温、低湿度、长期储存等。为了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刺激口腔,加入了辣椒成分。

太空辣椒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技术,将辣椒的味道和香气保留在不会被空气氧化的包装中。

同时,由于进入太空需要满足一系列的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基于这些考虑,太空辣椒被证明是一种安全、健康和美味的食品。虽然太空辣椒的名字听起来有些神秘,但它其实是一种走进我们家庭的普通调味品,可以为我们的菜肴增添更多的变化和趣味性。

此外,它也代表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

十、太空蔬菜为什么没有普及?

其实,太空蔬菜,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经过太空育种得到的蔬菜,称之“太空育种蔬菜”;二是指在空间站、空间实验室或绕地卫星等飞行器上种植收获的蔬菜,称之“太空实验或生存蔬菜”。不过从题主的解释来看来是指太空育种得到的蔬菜。

1.太空蔬菜育种

太空育种,指的是在太空(200-400KM)环境下如高能离子辐射、微重力、空间磁场、超真空,植物的生长和代谢会发生变化来适应。因此,可回收卫星和航天器飞行过程中携带大量幼苗或者种子发生遗传突变,回到地面种植,观察所需品种(高产、抗病、抗逆等),这便是太空育种。总的说,高能离子辐射和微重力是最显著的诱导因素,从而影响ATP、细胞核、细胞分裂、染色体畸变、DNA、多种酶活性、细胞膜通透性等等。当然,突变有正向的,有负向的,所以必须地面种植观察筛选。

航天育种示意图,来源于网络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之一(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据说,印度也想挤进来,发射月船2号便是野心所在)。由于蔬菜、农作物等种子70%都是靠进口,为了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为了推进种子变异获得更多优良品种,开启了一轮轮的太空育种。

从1987到2005的19年中,中国通过神舟1-6号共发射12颗可回收卫星(NO. 9-20)用于太空蔬菜育种,总共试验了1000+品种。

但仅2006年一年,我国发射了首颗航天育种专星“实践八号”,搭载9大类180组2000+种子材料,我国航天育种有了一个飞跃式的发展。2012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突破航天育种关键技术,加快开发和研制农业生物新品种,加快建设育种基地,推进育种新品种产业化发展,我国航天育种有了政策性引导力量。

2012-2015年,都是推动农作物航天育种。

近30年航天育种大事件
以1987到2005年间试验的1000+品种为例,简单说一下,这1000+包括五大类:14种大田作物(占50%),59种花卉植物(占15%),27种蔬菜和水果(占20%), 27种药用植物(占14%)和13棵林木(占1%)。可见粮食作物还是大头。
航天器上种子所在载荷装置,来源于网络
经过太空诱导且地面种植后,发现了高达2-4%的有用突变,而它们的天然变异性为1/200000,由化学物质引起的化学突变约为5/1000 (He et al. 2006)。但是突变有正向的、负向的。不过,其繁殖周期一般较短,与传统的田间育种需要6代的选育相比,在第4代以后,总能成功选育出品种。
实践十号——空间实验任务的植物培养箱
最终,50多个选育的新品种已成功地进行了大规模种植,有着5%的可用率 (He et al. 2006)。蔬菜主要有:红豆、亚洲芥菜、大豆、苦瓜、黑莓、葫芦、芹菜、柑橘、黄瓜、茄子、甜菜、葡萄、生菜、芒果、火龙果、南瓜、沙棘、丝瓜、冬瓜、西瓜、辣椒、香蕉、大蒜、莲花、荔枝、红枣、番茄。

全世界都喜欢挣个第一,因为老二可能被遗忘。比如,我国第一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是 @月宫一号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970发射成功,杨利伟同志是中国航天第一人,第一个登陆月球的宇航员是阿姆斯特朗(首次登月有两个人,为什么只有阿姆斯特朗那么出名?),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第二是什么能记住么,捂脸),天下第一关是山海关诸如此类的。

astro veggies,来源slideshare

那么,第一个进入太空的植物是什么呢?1960年,四个“宠儿”—小麦种子、豌豆、玉米和洋葱搭载前苏联发射的人造卫星4号(Sputnik 4)第一次进入太空。随后,研究一发不可收拾。

那么,太空蔬菜为什么没普及呢?

部分太空育种品种

(1)先以小麦为例,近几年大力推广农作物航天育种,蔬菜育种可能减缓。太空5号、6号小麦品种和富麦2008等等,都是航天诱变培育的小麦新品种。最近的品种也很抢眼,如郑品麦22(父本为矮抗58太空变异后的豫同198)抵抗了锈病、倒春寒、强风、干热风,综合性状出色。它不仅继承了‘矮抗58’矮秆、抗倒、抗逆等优良特性,在高产方面也表现出很大潜力,百亩高产攻关可达750公斤以上。郑品优9号属于优质强筋品种,2017年出台的优质麦新国标,增加了最大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吸水率等理化指标,‘郑品优9号’在400个品种中脱颖而出(就2个品种达标),展示了优异的食品加工品质。

林林总总,说明了航天育种优势还是有的,但是进入商业化流程需要大量时间。总的来说,太空小麦育种还是很成功的,筛选出了许多性状优良的品种。但是每次种子数量不能马上满足大规模种植需要,遗传性状比较稳定还需要多次验证,是否通过省审、国审等等,更主要是是否完全表现出与传统品种相比存在的优势。

2016年,实践十号科学实验卫星成功返回地面

(2)再说说辣椒,我国辣椒主要分为六个产区:南方冬季辣椒产区、夏秋辣椒产区、夏延时产区、小辣椒、高辣度辣椒产区、北方保护地辣椒产区、华中产区。

辣椒分区,来源于寿光菜博会网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辣椒品种为:长椒(辣丰4号、博辣娇红、航椒8号、福康2号辣椒、桂椒8号辣椒、粤椒一号、萍辣9901)、甜椒(苏椒13号、申椒1号、赤研15号、中椒104)、朝天椒(艳红888、三樱8号、遵辣10号)。其中,航椒8号就是太空育种选育而出的。

航椒8号

超市里确实很多航天椒,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再说说,太空藜麦菜。

太空藜麦菜在超市出售
太空藜麦菜在超市出售

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小峰介绍,航天育种新品种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成果转化,目前已推广到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及四川、贵州、福建、河北等25个省区,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163处,累计推广19.5亿元。

总起来说太空育种而来的蔬菜都在稳步进行中,整个推广与科普都需要一个过程

1)搭载回来的蔬菜种子要经过4代以上的筛选,选出其中有价值、有推广前景的种子,等性能稳定后才能得到“亲本”,这需要2至3年。然后再选优质种子杂交,性能稳定后再进行2至3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最后,还要经过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之后,才能被称为“太空蔬菜”。

2)种子数量不能马上满足大规模种植需要,需要时间。遗传性状是否稳定,是否完全表现出与传统品种相比存在的优势,这都是商业考虑。

3)国家政策,加大资金投入。目前我国航天投入占比就很少,航天育种在航天里占的更少。苏联在1966-1989发射了11颗生物专用卫星,反观我国至今仅有在2006年发射了1颗(前面也说了,这一颗顶了前19年携带种子量)。

4)人民认同感。多建设航天农业示范基地和主题相关农场,集旅游观光、太空科普、蔬菜采购与一体,增加互动。

5)科普工作者的科普。加大航天育种的科普力度,让民众近距离接触航天育种成果。

6)科技工作者的推广种植,酒香也怕巷子深,可采取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公司的推广模式,解决推广问题。

7)打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禁止不相关企业打擦边球,推出假的或者胡乱扣上航天帽子,迷惑民众。维护好航天育种口碑。

8)高校相关人才培养。

杨陵新天地科技创新园

(3)航天育种品种个数

截止2018年,我国已经进行了近30次航天育种搭载试验,试验材料超过6000余份,已经有200多个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国家航天局)。而李登海团队选育出的玉米杂交品种已有150多个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人民日报)。

李登海,民族骄傲

一天团队快顶整个中国航天育种界了。航天蔬菜进不了寻常百姓家再正常不过了,不过有一些已经进入了,这已经算是异军突起了吧。

2.太空实验或生存蔬菜

在礼炮号、和平号和国际空间站上,已经进行了多种蔬菜实验。目前已经收获了一代,即seed to seed,未来在月球或者火星建立基地,为了减少食物地面补给,必须原位再生。那么,太空多代植物生产的研究还是得跟上。

礼炮号1号是第一个空间站,1971由苏联发射,里面就有着培养蔬菜的装置。

绿洲1号植物栽培系统

经过多年发展,换代,

到了国际空间站VEGGIE项目,每个0.15平方米。

国际空间站VEGGIE项目
veggie

红叶生菜(紫背天葵)等新鲜食品是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因为花青素的存在),在太空中供应这类食物既能振奋人们的情绪(室内蔬菜园艺疗法),也有助于抗辐射。播种33天后即可收获(美国大速生周期30天),其中一半将作为宇航员的食物,另一半则被包装冷冻后运回地球进行分析研究。生菜也是常见蔬菜,便于科普。

终于吃上太空蔬菜了,1971-2015年,45年

这样的太空蔬菜进入寻常百姓家,未免有点让人无福消受哈。

(“太空实验或生存蔬菜”这段写的有些少哈,需要的话可以to be continued)

参考https://www.slideshare.net/anngreeshmajossy/space-breeding 郭锐,李军. 航天育种简史.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齐鲁杰出人才|李登海:40多年育出150多代良种--山东频道--人民网 Zabel P, Bamsey M, Schubert D, et al. Review and analysis of over 40 years of space plant growth systems[J]. Life Sciences in Space Research, 2016, 10: 1-16.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评论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