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概念?
一、世界格局概念?
概念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而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
由此得出以下结论:1、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变化;2、世界格局是建立在各国实力的基础上的;3、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世界格局崩溃的根源;4、世界格局是一种不稳定的、内部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
格局体系演变
维也纳体系
拿破仑用战争向欧洲输出革命,欧洲的封建君主非常惧怕,他们联合对抗法国。虽然当时已处于蒸汽时代,工业资本主义已成为发展潮流。但是由于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资本主义力量,拿破仑战败。在制裁法国的基础上,战胜的欧洲封建君主们召开了维也纳会议,确定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之为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体系后,英国重新控制了欧洲,并且达成了欧洲势力均衡,世界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仍然停留在欧洲,欧洲这种独领风骚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的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分割世界的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其内部的矛盾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加剧,这一体系逐渐瓦解。1931年,日本冲破华盛顿体系的限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并于1933年退出国联,为发动大战作准备。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扩充军队,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撕毁了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了。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在美苏实力的基础上,根据雅尔塔等会议规定的原则,重新划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确立了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
一超多强与多极化
随着东欧剧变(20世纪80年代)、苏联解体(1991年),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形成了“一超(指美国)多强(多指中国、欧盟、俄罗斯与日本)”的世界格局,但是这一世界格局并不稳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欧盟一体化建设、俄罗斯振兴经济的计划以及日本的经济力量,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
这三个体系的相同之处
1、背景:都是战争的产物;都是在实力的基础上确立的,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2、形成方式:都是以召开国际会议的方式;
3、内容:都包括划分世界版图、宰割弱小民族、划分势力范围的内容;
4、组织:都建立了维护这一体系的国际组织;
5、结果:都暂时协调了各国的关系,出现了相对稳定的状态。
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同之处
1、核心国家:从英法主宰世界、美日在亚太地区争夺到美苏两分天下;
2、两种不同性质国家关系:从对社会主义苏联的仇视、排斥到和平共处;
3、处置战败国:从宰割战败国到解除法西斯体制,使德日走上了民主化道路;
4、组织:国联成为英法操纵下的侵略扩张的工具,而联合国则日益成为伸张正义的讲坛;
5、崩溃原因:随着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随之瓦解。
两极格局解体与以前格局的区别
1、方式不同:以前经过大战,战胜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而后者则没有这种情况。
2、形成过程:以前是旧格局瓦解之后就会形成新格局;而后者新格局的形成则需要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
二、明朝世界格局?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
明朝时期的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撤至明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明代极盛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
明朝历经近3百年,前面是蒙古人的元朝,后面是女真人的清朝,在两个异族统治的夹缝之中,明朝迸发出了汉文明最灿烂和耀眼的光辉之一,明朝是继汉唐之后黄金时期。
而同一时期的世界各国情况如下
日本
十四世纪中期,日本当时还处于室町幕府的时期,不过当时已经进去了南北朝的时代,在1392年,南朝的天皇向北朝的小松天皇进行了让国仪式,并且授予神器,使得日本获得了两朝的统一,但是没过多久以后,日本就进入了长达100年的战国时代,这时有些军队打了败仗在国内生存不下去了,就跑到国沿海地区烧杀抢虐,它们就是我们常说的倭寇,而戚继光灭倭寇就出现在这个时期。室町幕府当时也是名存实亡,后来被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
朝鲜
朝鲜在当时还是处于高丽统治的时代,还有个名称是王氏高丽,不过那个时候的王朝已经在末期了,那个时候的朝鲜腐败透顶,1392年,李桂成取代了王氏高丽而建立新的国家,就是我们熟悉的李氏朝鲜,朝鲜当时与明朝的关系一直是很好的,就连当时朝鲜的国名都是明朝当时赐予他们的,后来在日本侵略朝鲜的时候,还是明朝带领军队将日本赶走的,如果当时不是明朝,可能朝鲜就没有了。
俄罗斯
明朝成立时俄罗斯正处于莫斯科大公国时期,所谓大公国其实就是各种割据部落小国组成的联合国家,更为搞笑的是莫斯科大公国的实权居然掌握在蒙古国军队的手中,各小国不得不向蒙古国称臣纳贡。
蒙古
当时蒙古人在世界上的统治都在一步步的瓦解,中亚地区的别的势力慢慢崛起,1370年突厥贵族帖木儿建立了帖木儿帝国,这个国家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战争,建立了一个很大的帝国,但是后来他的儿子战败以后逃到了现在的印度。
印度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后来因为战乱文明彻底中断了。明朝成立时,印度土地属于德里苏丹国的吐格鲁克王朝,这个王朝是印度历史上很黑暗的一个王朝。此时这片土地由于水源、领地等问题战乱不乱,另外灾荒、疾病也在吞噬着很多人的生命。
西亚
西亚当时还是东罗马帝国的统治时期,也就是拜占庭帝国。这个帝国一共经历过十二个朝代,93位皇帝,在以前多年的时间,当时那个帝国正是他们的末期,在中亚崛起的土耳其人他们都抵挡不住,在向西方求助的时候,西方国家的人希望他们可以先信奉天主教,当地的居民不同意以后,西方便没有伸出援手,导致了这个帝国被人攻破,这个帝国也就彻底结束。
欧洲
14世纪的欧洲国家正在进行着一场大的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发起这场运动的国家主要有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这一时期这些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实力得到迅速发展,为他们后来探索世界发展海洋霸权奠定了基础。后来资本主义就开始迅速的发展,然
三、世界旅游格局与经济格局的关系?
世界旅游格局和经济格局是紧密相连的关系,特别是在一定的特定条件下,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国家的经济有时候也要靠旅游业来支撑,特别是有一些物质资源和能源不是十分丰盛的国家经济来源十分匮乏,但旅游资源的丰富也能给这个国家带来很大的经济发展。
四、世界篮球发展格局?
从历届奥运会、世锦赛男子篮球比赛名次进行分析,世界男子竞技篮球运动格局的演变可以分为5个时期:美洲列强称霸时期(1936-1955年)、欧美抗衡、四强争雄时期(1956-1973年)、三国鼎立时期(1974-1991年)、NBA统治世界时期(1992-001年)、诸强纷争、欧洲强势时期(2002年至今)。
1.美洲列强称霸时期(1936-1955年)这一时期,世界篮球运动的格局表现为美洲独大,以美国、巴西、阿根廷为代表的美洲篮球在当时占绝对统治地位,属于第一层次。欧洲篮球整体水平 还不具备和美洲强队抗衡的实力,但已经有了发展和提高的趋势,如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法国等队都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以菲律宾为代表的亚洲篮球每每都能挺进决赛阶段的比赛,特别是在1954年第2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上还获得过第三名的好成绩,说明这一时期亚洲篮球在世界篮球运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亚洲篮球运动在当时的亚洲开展得并不均衡,只是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得到广泛开展。
2.欧美抗衡、四强争雄时期(1956-1973年)世界篮球运动发展到这一时期,随着欧洲篮球的整体崛起,已经初步形成了欧美对抗的局面,为今后几十年世界篮坛的格局奠定了基调。这一时期同时又是美国、巴西、苏联、南斯拉夫四强相互竞争的年代。这四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层次的国家,欧美其他传统篮球国家处于第二层次,亚洲篮球已沦落为第三层次。非洲、大洋洲的篮球运动还处于发展时期,整体水平相对不高,排在最低层次。
3.三国鼎立时期(1974-1991年)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美国、苏联、南斯拉夫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在9届大赛中,美国获冠军3次、亚军1次、季军3次;苏联取得3次冠军、3次亚军和2次季军的成绩;南斯拉夫则取得3次冠军、3次亚军和3次季军的成绩。三国获得三甲的总次数为24次,占全部总数的88.9%,且冠军全部被三国包揽,美国、苏联、南斯拉夫三国在这一时期处于统治地位
五、世界民族分区格局?
目前,全世界共有79亿居民,分属2000多个民族。这些民族的社会、经济、 文化分别处于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其中,有人口一亿以上的民族,也有不足千人的民族。
中国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菲律宾棉兰老岛的塔萨代族是人数最少的民族,人口仅24人。
据1978年统计,全世界一亿以上人口的民族有7个,即汉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巴西人、日本人;一千万以上人口的民族有60个,包括比哈尔人、旁遮普人、爪哇人、朝鲜人、泰米尔人、埃及人、豪萨人、德意志人、意大利人、英格兰人、法兰西人、墨西哥人、哥伦比亚人等等;一百万以上人口的民族有200多个。
以上这些民族人口的总数超过了全球人口的96%,而在其余不到4%的人口中,却包括着1800多个民族。
六、世界三大格局?
一拿破仑后时代建立维也纳体系
拿破仑用战争向欧洲输出革命,欧洲的封建君主非常惧怕,他们联合对抗法国。虽然当时已处于蒸汽时代,工业资本主义已成为发展潮流。但是由于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资本主义力量,拿破仑战败。在制裁法国的基础上,战胜的欧洲封建君主们召开了维也纳会议,确定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我们称之为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体系后,英国重新控制了欧洲,并且达成了欧洲势力均衡,世界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仍然停留在欧洲。欧洲这种独领风骚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 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次会议规定了协约国在世界的势力范围。
三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英文:Yalta System),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今属乌克兰)举行的雅尔塔会议。其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七、世界主要力量格局?
世界主要力量格局可分为五种:
第一股巨大力量是接近0%的利率环境,各国政府(尤其是美国政府)因缺乏资金,无法支持自身开支和债务偿还,从而导致债务规模急剧扩大、货币发行大量增加以及税收迅速上升。
第二股惊人力量是本就巨大且不断增长的财富鸿沟和价值观鸿沟,其导致各国内部发生剧烈冲突,体现为政治立场的极端化、左派和右派之间的斗争。
第三种巨大力量在我的有生之年还未出现,但之前发生过很多次,也就是一个或多个大国崛起,并在经济上、技术上和军事上挑战现有的大国,从而挑战现有的世界秩序。
第四的自然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流行病、干旱和洪水。这些因素造成的死亡人数要多于战争,是改变国内和世界秩序的巨大力量。
第五的是知识和技术进步的力量。这种进步不断地提高着人类的生活水平。长期来看,这种力量的效果是最为显著的。
八、秦国时期世界格局?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君主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也是历史上我国国力的第一次巅峰体现。同时期的世界范围内,有较大实力的国家或地区主要集中在欧洲南部的罗马共和国、马其顿王国(安提柯王朝)、古印度地区的孔雀王朝、匈奴部落等!
九、元朝时世界格局?
元朝改变世界的最大影响在于改变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这种改变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事情第二次发生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主导的雅尔塔体系。
元朝在东西两个区域内,对欧洲,亚洲的政治经济格局进行了巨大的改变。首先元朝改变的是西方,对此元朝的前身蒙古帝国开始了西征。
蒙古西征共有3次,第一次是1217年至1223年成吉思汗西征,第二次是1234年至1241年拔都西征,第三次是1253年至1258年旭烈兀西征。
第一次西征是由成吉思汗领导的,当时制订了由近及远、相继占领的战略,以蒙古大漠为中心,向外一步步扩张。而在战术上注重学习各民族的军事技术,用回回工匠制造大炮,提高了战术优势。
因此将火药带到了欧洲,改变了世界的作战模式。蒙古铁骑的猛烈攻击取得了大胜利,蒙古军团灭西辽、花剌子模,越过太和岭(今高加索山)击破钦察各部。
第二次西征在窝阔台汗在位时期发动、以长子拔都为主帅,窝阔台认为“长子出征,则人马众多,威势盛大”。骠悍的蒙古骑兵适合远距离作战,战斗力相当强大。
蒙古铁骑先后征服里海布噶尔王国、斯拉夫各族,进而灭亡位于东欧大平原境内的基辅罗斯,而后击溃波兰和神圣罗马帝国联军、大败匈牙利、征服保加利亚,远征势力远达意大利半岛的威尼斯东北。
第三次西征在蒙哥汗在位时期、主帅为旭烈兀,蒙古铁骑洗劫了波斯、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并于1258年摧毁巴格达,1260年拿下大马士革。
阿拉伯帝国国家元首哈里发裹在地毯里被战马踩死,阿拉伯帝国灭亡。灭亡木剌夷(伊斯兰国家)、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以及叙利亚,三次西征共灭了40多个国家。
蒙古帝国从公元1217年至1258年的近半个世纪中,以蒙古大漠为中心,通过三次西征,先后征服了今咸海以西里海以北的钦察、花剌子模和东起阿尔泰山西至阿姆河的西辽、畏兀儿,建立察合台汗国;鄂毕河上游以西至巴尔喀什湖的乃蛮旧地,建立窝阔台汗国;伏尔加河流域的梁赞、弗拉基米尔、莫斯科、基辅等公国,建立钦察汗国(金帐汗国);两河流域的伊朗、阿富汗、叙利亚,建立伊利汗国;形成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帝国。
虽然欧洲对蒙古铁骑的杀戮和征服十分恐慌,蒙古帝国三次西征至今依旧是欧洲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而蒙古帝国对欧洲的正真影响不在于征服而在于黑死病。
1346年,金帐汗国军队进攻黑海港口城市卡法(现乌克兰城市费奥多西亚)时,用抛石机将患鼠疫而死的人的尸体抛进城内。
在卡法的一个热那亚商人将带病的跳蚤无意间带到意大利的热那亚共和国,稍后蔓延到西欧,而后北欧、波罗的海地区再到俄罗斯……
因为鼠疫患者皮下淤血、全身发黑而死,所以这种病被称为“黑死病”。对于欧洲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灾难。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
十、深度解析世界格局?
一、世界经济在调整中缓慢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风险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各国经济复苏的不同步、不均衡特征突出word表格怎么调整行高,全球复苏进程缓慢。美、欧、日等主要兴旺经济体复苏乏力,亚洲、拉美和非洲经济艰难前行!
二、世界格局继续调整,国际关系互动更加复杂。新兴大国崛起,国际力量比照进一步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开展,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亚、非、拉等广阔开展中国家总体保持开展势头,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三、传统与非传统平安威胁交织,国际平安威胁更加多样。各大国继续加强国防建设,纷纷出台新的国家平安战略。美国继续增加军费开支,加大海外军事基地建设,全力研发“空天飞机〞、“快速全球打击〞系统等新型武器创建网站的软件,提出“空海一体战〞概念电脑文件不见了回收站也没有。英、法等国受经济不振影响,削减军费开支,力图通过加强相互间合作维持军事大国地位。亚洲地区总体稳定,但面临的平安挑战增多,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热点问题时有升温,非洲的埃及和利比亚政局波动,影响平安的因素更加复杂。但总的看,随着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大国间发生军事对抗的风险进一步降低,世界总体和平的大趋势更加稳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