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害虫诱捕器技术要求?
一、果园害虫诱捕器技术要求?
1诱虫原理
果树专用诱虫带利用害虫的潜藏越冬性,待其休眠后集中捕杀,可大幅度减少其越冬基数,控制来年害虫的发生危害。诱虫带瓦楞纸选用棉干浆纸,纤维长、质量轻、韧度好,柔软舒适,对害虫有极强的诱获作用,尤其是生产过程中在诱虫带瓦楞纸材料中添加了对越冬害虫具有诱引和催眠作用的化学物质,以诱引害虫聚集越冬,害虫一旦进入就很难外逃,能很快进入休眠状态。其楞波幅度为4.5毫米×8.5毫米,远大于常见瓦楞纸,不仅可诱集叶螨类害虫,还便于康氏粉蚧、卷叶蛾、小灰象、蚜虫等害虫潜藏。
2诱虫技术
在害虫越冬前的8—10月,将诱虫带对接后用家用胶布绑扎固定在果树第一分枝下5~10厘米处(也可分别固定在其他个别小枝基部5~10厘米处),害虫一般寻找越冬场所时会沿树干下爬,第一分枝下是害虫寻找越冬场所的必经之路,可诱集绝大多数害虫,诱集数量比其他部位多。
一般待害虫完全越冬休眠后到出蛰前(12月至翌年2月底),最好是惊蛰过后,天敌爬出后,集中解下诱虫带进行烧毁或深埋,这样既杀灭了害虫,也保护了天敌,切勿将解下的诱虫带胡乱丢弃或翌年重复使用,以防止害虫逃逸,再次为害果树。
3诱虫效果
据了解在3个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园中,选择不同方位的果树扎绑诱虫带,每个试验园选择9株树进行试验,取下诱虫带,对诱虫种类和数量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诱虫带在当地诱杀的对象主要为叶螨类、康氏粉蚧、卷叶蛾、毒蛾、小灰象、棉蚜等,这些害虫都是在苹果、梨、桃、杏等多种果树生长季节为害果树的主要害虫。
当年不喷杀螨剂,到8月底进行调查,螨害落叶率可减少67.8%,对叶螨类、卷叶蛾越冬害虫诱集率为87%以上,对小灰象的诱集率为72%,对介壳虫的诱集率为68.5%,对毒蛾的诱集率为76.3%。诱杀后来年可减少杀螨杀虫剂喷药次数2~3次,降低了农药残留污染,改善了果实品质。
二、百香果种植技术?
1.
配土消毒
种植百香果可以使用疏松透气、营养丰富的土壤,最好将两份田园土、三份腐殖土、两份河沙混合配制土壤,如果土壤泛白,容易结块,要向其中掺入腐熟的农家肥,提高土壤的含肥量,配制完成后还要将土壤暴晒5小时消毒。
2.
催芽处理
百香果可以播种种植,但为了提高出芽率,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将个头较大、籽粒圆润的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一整天的时间,然后取出用湿毛巾包裹,再放入通风温暖的环境中,等待种子露白。
3.
种植方法
种植百香果的过程中,要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的播撒在土壤中,并覆盖一层薄土,浇灌一次水分,让土壤处于湿润的状态,等待一周的时间,百香果就会发芽,此时可以为其通风透气,松土除草,让幼苗茁壮生长。
三、种植阳光玫瑰对果园有什么要求?
阳光玫瑰的种植要点如下:
一、高标准建园,管理好树体。具体做法是;
1、选择好种植园地。
种植园地要选择有机质含量较高,地块平坦,有水源,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地域建园。园地的PH值应在6-8之间,呈中性,微酸性,微碱性均可,反之,不宜。
2、选择好苗木。
苗木以嫁接苗为主。具体是,砧木有:5BB,SO4.华佳8号,3309C,3309M,夏黑,贝达,巨峰,黑丰,红富士,鄞红等。阳光玫瑰葡萄对苗木的整体要求是树体长势旺盛,所以,应选用长势旺的砧木如以上品种,进行嫁接。
3、架式与行距。
行距应在2.7-3米之间。架式推荐V型水平架和宽面V形架。
(1)、Ⅴ形水平架。离畦面1.7米处架2.2米横梁,低层离畦面1.5米左右拉2条拉丝,缚结果母枝。水平架面离畦面1.7米两边各拉3条拉丝,缚结果枝。
(2)、宽面V形架。离畦面1.2米拉2条拉丝,缚结果母枝,低层拉丝上25厘米处架60厘米长横梁,其上35厘米处架120厘米长横梁,2条横梁两头缚4条拉丝,缚结果母枝。不宜采用水平架,因田间操作不便,影响用工成本。
4、园地整理。
平整园地,开沟施肥,开箱搭棚,便于种植。
(1)、平整园地,挖好定植沟。
(2)、开好畦沟,三沟配套。
5、种好葡萄苗,铺好黑地膜。
二、规范管理强树势。
1、肥,水促长。防止肥害,水害。待新梢长出6-7片叶,已见卷须时即开始施肥。每10-15d施一次,全期施用尿素,浇施浓度由0.3%逐渐增加到0.5%-0.8%之间,土湿也可撒施,共施6-8次,每次施肥要多浇水,久旱时更要多供水。
2、主干,主蔓要多培育。
3、及时除草,防止
四、香蕉百香果种植要求?
1.种植土壤
百香果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砂质壤土、红壤土、高岭土等排灌良好的平地或坡地都能种植。一般建议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最适宜土壤pH为5.5-6.5。
2.光照条件
百香果喜欢充足阳光,以促进枝蔓生长和营养积累。如果光照不足,生长缓慢,徒长枝多,生长缓慢,甚至引起果实萎缩脱落。
3.生长温度
适应性较广、适应南北方种植(北方宜在大棚内越冬,南方在1400米海拔以上霜期来临前要覆盖防寒,方能安全越冬,否则主茎上部和侧枝多被冻枯,甚至整株冻死。
五、兰花藤种植技术要求?
种植要求:它需要比较疏松,最好是偏碱性的土壤,可以在花盆中加入适量的河沙。 2、浇水:要保持花盆中土壤的湿润度。
六、大棚种植丝瓜技术要求?
1.调整好温度和光照
丝瓜在整个生长期都要求有较高的温度,生长最适温度为20~24℃,果实发育最适温度为24~28℃;15℃左右生长缓慢,低于10℃生长受抑制。管理中,白天大棚内温度温保持在25~30℃,夜间保持在18℃左右。在丝瓜抽蔓前,可利用草苫适当控制日照时间,以促进茎叶生长和雌花分化。在开花结果期,要适时敞开草苫,充分利用阳光提高温度。
2.适时浇水追肥
丝瓜苗期需水量不大,可视墒情适浇小水1~2次,当蔓长到5厘米左右时,结合再次培土,每亩追施磷酸二氢钾30公斤,浇大水一次。开花结果以后,一般7~8天浇一次水,同时每亩追施5公斤尿素。
3.搭架绑蔓,植株调整
丝瓜的茎蔓最长可达7~8米,当蔓长到25厘米左右时即需搭架。为减少架杆占据空间和遮阳,一般用铁丝或尼龙绳等直接系在大棚支架上,使其形成单行立式架,顶部不交叉,按原种植行距和密度垂直向上引蔓。蔓上架后,每4~5片叶绑一次,可采用"S"形绑法。
4.保花保果
在开花前、幼果期、膨大期各喷施一次壮瓜蒂灵,可减少落花,显著提高坐果率。气温高时浓度为20×10-6,低时用30×10-6,既可用毛笔蘸药液涂于雌花柱头及花冠基部,也可直接把花在药液中浸蘸一下。涂抹时间应在上午8时左右。
5.病虫防治
丝瓜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疫病、灰霉病,可用新高脂膜600倍液配合针对性杀菌剂进行防治。虫害主要有瓜蚜和白粉虱等,可用新高脂膜600倍液配合杀虫剂进行喷施防治,可屏蔽害虫嗅觉,抑制病菌复制,降低其抗药性和用药量,提升农药效果。
七、北方丹参种植技术要求?
1、选地整地
选择排灌良好的砂质壤土,微酸性或微碱性的土地。每亩施圈肥或土杂肥5000~10000kg,捣细撒于地内,深耕30~40cm,耙细整平,做90cm宽平畦,畦埂宽24cm。
播种时如土壤干旱,先浇水灌畦,待水渗下后再种植。
2、移栽方法
幼苗培育75天左右即可移栽。可春栽亦可秋栽。春栽于5月中旬,秋栽于10月下旬进行。宜早不宜迟,早移栽,早生根,翌年早返青。
栽种时,在畦面上按行距33×23公分挖穴,穴深视根长而定,穴底施入适量粪肥作基肥,与穴土拌均匀后,每穴栽入种子繁殖的幼苗1~2株,栽植深度以种苗原自然生长深度为准,微露心芽即可。
栽后浇透定根水。扦插苗每穴栽1株,按同样方法和栽植密度栽入穴内。
3、田间管理
生育期中耕除草3次,第一次于5月进行,第二次与6月进行,第三次于8月进行;施肥结合除草进行,遇干旱需要浇水时,往导管内注入水,实现对丹参的浇水操作;
4、丹参的采收
利用打气设备通过导管往支撑袋内充气,支撑袋体积膨胀后将支撑袋上侧的土垄往上顶,使支撑袋上侧的土垄与地面分离,通过拍打振动支撑袋上侧的土垄,使泥土分散开,从而使丹参根从泥土中露出。
八、种植百香果土地要求?
百香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亩栽25—30株,其栽培技术如下:
(1)、单行单株棚架式种植,株行距5x4米
(2)、单行双株棚架式种植,株行距2x8米
(3)、单行单株篱笆式种植,株行距2x6米
以上种植方式规格,可任选一种。
九、冬瓜百香果种植要求?
可以在每年冬至过后,人为地用草绳捆扎树干,或用其他保暖材料将树干包裹,这样可以防止一般的冻害。在土壤结冻前,结合中耕对树根颈部培土,然后还可以用透光的塑料膜将冠包起来,注意要留透气孔,使安全度过严寒的冬天
十、小白鸡种植技术要求?
一、生长习性白芨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常常野生在丘陵和低山地区的溪河两岸、山坡草丛中及疏林下。故应选择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二、整地与施肥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前一季作物收获后,翻耕土壤20公分以上,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1500-2000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作畦,等待播种。
三、播种白芨采用地下块茎繁殖。播种期分秋播和春播。秋播在封冻之前,春播在清明前后。南方宜秋播,可在秋季采挖白芨时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白芨块茎,切成小块,每块有芽眼1—2个,稍凉,使伤口愈合后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北方宜春播,将贮藏的白芨种块,于播种时取出,切块待伤口愈合后播种。行株距30×20厘米。浇水保墒,以利成活。
四、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白芨植株矮小,压不住杂草,故要注意中耕除草,一般每年4次。第一次在3-4月出苗后;第二次在6月生长旺盛时,因此时杂草生长快,白芨幼苗又矮小,要及时出尽杂草,避免草荒;第三次在8-9月;第四次结合收获间作的作物浅锄厢面,铲除杂草。每次中耕都要浅锄,以免伤芽伤根。
2、水分管理:白芨喜阴湿环境,栽培地要经常保持湿润,遇天气干旱及时浇水。7-9月干旱时,早晚各浇一次水。白芨又怕涝,雨季或每次大雨后及时疏沟排除多余的积水,避免烂根。
3、追肥:白芨喜肥,应结合中耕除草,每年追肥3-4次。第一次在3-4月齐苗后,每亩施硫酸铵4-5公斤,兑腐熟清淡粪水施用;第二次在5-6月生长旺盛期,每亩施过磷酸钙30-40公斤,拌充分沤熟后的堆肥,撒施在厢面上,中耕混入土中;第三次在8-9月,每亩施入腐熟人畜粪水拌土杂肥2000-2500公斤。
4、与其他作物间作:白芨植株矮小,生长慢,栽培年限较长,可在头两年在行间间种短期作物,如萝卜、青菜等,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