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水果 > 贵港百香果 > 正文

叙述类文本中叙述结构有哪些?

2024-06-08 04:18:14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叙述类文本中叙述结构有哪些?

叙述的主要作用

  1. 1

第一、介绍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例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 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大自然的语言》)

  1. 2

第二、介绍人物的经历和事迹。例如:“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家里并不富裕,对付对付地过活而已。我父亲做着事,每天要到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也不多。我有两个姐姐。”(《我的叔叔于勒》)

  1. 3

第三、为议论说理文章提供论据。如:“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在中国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在抗日时期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中国人,因此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

叙述的人称、方式及要求

  1. 1

一、叙述的人称

叙述的人称,实质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问题,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

  1. 2

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叙述所历、所闻、所见,把人物经历、事 件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

第一人称叙述的长处是有真实感,亲切自然。短处是受“我”的限制,不便于反映广阔的现 实生活,很难反映“我”以外的人物的思想。

  1. 3

依据“我”在事件叙述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

1、“我”是见证人。如《孔乙已》中的“我”,《祝福》中的“我”,都是只起事件的见证人的作用。

2、“我”是重要人物。如《一件小事》中的“我”,《故乡》中的“我”。

3、“我”是主人公。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体文章中的“我”,还有以第一人称叙述 的某些小说、故事中的“我”。譬如,鲁迅不是狂人,但在写《狂人日记》时却用“我”来 叙述,代替了“狂人”,有力地揭露了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和吃人的旧礼教。

4、“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

  1. 4

第二人称:作者用“你”、“你们”来叙述,是第二人称叙述。实用写作中很少用此人称,文学创作中有通篇为第一人称的。

  1. 5

第三人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经历、事件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三人称的叙述。

第三人称叙述的长处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写作较自由、灵活,能把人和事直接展现在读者眼前。短处是没有第一人称叙述那样亲切自然。而且,掌握起来比第一人称叙述较为困难。

  1. 6

用法有:

1、“他”。如“他既然这样完全失掉了理性,就发生了哪个疯子头脑里都不曾有过的一种奇想……”(《堂·吉诃德》)

2、人名。如“一九四六年一月二十七日,周恩来同志从重庆回延安……”(《一次难忘的航行》)

3、指代。如“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多收了三五斗》)

  1. 7

在写作中,还存在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交替使用的情形。如鲁迅的小说《祝福》就用了两种人称来叙述。我们在使用两种人叙述事件时应注意:①不得频繁改换;②改换时要交代清楚,不能打断叙述线索。

  1. 8

写作时倒底是用第一个称还是用第三人称或第二人称叙述,应该从用哪一人称叙述来处理材料、表现主题最为有利的角度来考虑。而且,不管采用哪一种人称叙述,都必须事先确定好,并贯穿文章始终,做到人称一致。否则,叙述人称混乱,就会条理不清,影响中心思想或主题的表达。

  1. 9

二、叙述的方式

叙述的方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1. 10

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进行叙述。

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使用倒叙应注意交代清楚,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否则会影响表达效果。

插叙:指由于表达的需要,中断了原来的叙述而插入的另一段叙述。插叙与倒叙的区别在于:插叙只是顺叙中的一个片断,不是全文中心事件的一部分;而倒叙所叙的内容是整个事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环节。

补叙:对前面的叙述加以补充、解释。补叙与插叙的不同在于:1、文字少,一般没有情节,前后不必有过渡文字;2、去掉补叙的文字,前后内容仍可以衔接起来。

  1. 11

三、叙述的要求:

第一,线索清楚,要抓住主要线索叙述。

第二,“叙述六要素”应交 代明白,一般要把时、地、人、事写清楚,有时可省略其中一、二个要素。

第三,详略得当 。

第四,要有波澜。因为“文似看山不喜平”、“文贵曲”。

二、什么是概括叙述和详细叙述?

概括叙述:就是大概说一下某件事情,不用很全面;

详细叙述:就是全面的说完整个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叙述技巧?

第一人称叙事法,因为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的,意味着文章中所写的是叙述者亲眼所见所闻,或者说是叙述者自己的亲身经历,让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受。

用第一人称,因为叙述者是当事人,描述的人和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和事。活动范围之外的人和事是写不进去的。

四、叙述手法和叙述方式的区别?

叙事手法是指电影的叙事手法,依据文学叙事学或符号学原理研究影片表述元素和结构的理论。沿袭传统小说叙事学的电影叙事学主要研究故事的情节安排、行动动机、人物性格和审美特性,关注电影剧作的技巧层次。

叙述方式,即记叙和述说。它是一种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述方法,它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要素。叙述方法和叙述手法,通常都有顺序、插叙、倒叙、平叙。

五、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句子?

例:"小明对老师说:"我不想去北京。"

改为:小明对老师说,他不想去北京。

六、间接叙述和直接叙述什么意思?

直接叙述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面对面的对话.说话人应当站在自己的角度,用第一人称跟听话人表述自己的意思.这时候,听话人相对于说话人而言,是第二人称.说话人所说出的每一个字、词、句,都是说话内容,应当用引号引起来,表示直接引用说话人的说话内容.比如:妈妈笑着说:“我今天很高兴.”

间接叙述是说话人转述别人的话给听话人听.说话人应当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将转述的内容以第三人称的口气说给听话人听.因为是转述别人的话,不是说话人本人的说话内容,所以不能用引号引起来.比如:妈妈笑着说,她今天很高兴.

七、叙述顺序与叙述方法有何区别?

叙述顺序应按一定的逻辑,如时间,事情的发展顺序

叙述方法,即记叙和述说。它是一种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述方法,它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要素。叙述,从不同的角度有多种划分方法,而最通常的是按叙述的先后顺序,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八、近焦叙述,远焦叙述的例子?

变焦叙述:用改变一般叙述中读者与人物距离的方式进行叙述以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分为近焦叙述和远焦叙述两种类型。

近焦叙述:拉近读者与人物的距离,也称“体验化”原则。

远焦叙述:扩大读者与人物(或作品场景)的距离,也称“陌生化”原则或“间离法”。

九、叙述手法特色?

(一) 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

(二)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的方法.

(三) 插叙: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的另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

(四) 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因此又叫做分叙.

十、长征叙述人称?

叙述人称为第一人称。

长征详细生动地叙述了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行至贵州的传奇经历。1936年1月底2月初,《随军西行见闻录》以连载的形式,发表在吴玉章、李立三等人编辑、在法国巴黎出版的《全民月刊》上,第一次公开向世界宣传长征。同年7月,《随军西行见闻录》单行本图书(64开本)在莫斯科出版发行。以此为标志,世界上第一部描写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著作问世。陈云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向世界报道长征的人。

感觉不错,赞哦! ()
下次努力,加油! ()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