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菌核病与软腐病的区别?
一、猕猴桃菌核病与软腐病的区别?
猕猴桃软腐病,又称为菌核病,两者为同一种,病原菌子囊菌亚门中的黑盘菌,其不产生分生孢子,以菌丝缠绕形成菌核,主要危害花,果实和嫩稍,受害花呈现水渍状,软败凋残成褐色团块,花柄感病后殃及嫩稍,引起枝蔓软腐变褐,潮湿环境下病斑上可见白霉,果实受害后,果面出现凹陷的水质状病斑,表面常附有菌丝体。
二、迷迭香菌核病
迷迭香菌核病:病害诊断与防治方法
迷迭香(学名:Rosmarinus officinalis)是一种常用于烹饪和草药应用的植物。然而,与其他植物一样,迷迭香也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其中,迷迭香菌核病是最常见且具有破坏性的疾病之一。
病害症状:迷迭香菌核病通常在湿润的环境下发展最为迅速。其症状包括叶片上出现黑色斑点,斑点逐渐扩展并呈现出菌核状的小黑点。受感染的叶片会逐渐变黄、枯萎并脱落,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产量。
病害诊断:
为了正确诊断迷迭香菌核病,我们首先需要注意病害症状的表现。与其他病害相比,迷迭香菌核病的斑点呈现出独特的小黑点,这一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判断。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在叶片上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培养来确定病害的种类。对于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来说,最好请教植物病理专家,以确保准确的诊断。
防治方法:
1. 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迷迭香喜欢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生长环境。因此,为了减少病害的发生,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种植土壤、确保植株之间的距离,以增加通风透光效果,并避免植株之间的过度拥挤。
2. 定期修剪和清除受感染的叶片:定期修剪植株可以帮助保持植株的健康状态,并降低病害的传播。受感染的叶片应尽快清除,并适当处理避免病原菌传播到其他植株上。
3. 使用合适的农药:针对迷迭香菌核病,可以选择一些有效的杀菌剂进行防治。在使用农药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守使用指导。此外,注意选择对病原菌有效的农药,以增加防治效果。
4. 移植耐病品种:某些迷迭香品种对菌核病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因此,如果病害严重影响到了种植效益,可考虑选择耐病品种进行移植。
总而言之,在种植迷迭香时,预防病害非常重要。通过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定期修剪和清除受感染的叶片、使用合适的农药以及选择耐病品种,我们可以有效减少迷迭香菌核病的发生,并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
三、桑葚菌核病的克星?
桑葚菌核病预防措施:
施肥:奥农乐(生物菌肥)+有机肥,生物菌不仅可固氮固碳为树体提供养分,还可以改良土壤,调节土壤的团粒结构、盐渍化、酸化等问题,同时还有“占位”拮抗病原菌的作用,降低发病率。
a.桑芽萌动时:靓果安300倍+沃丰素600倍+大蒜油1500倍喷雾
b.开花前:靓果安300倍+地力旺500倍+沃丰素600倍喷雾之后每间7天喷一次,喷3-5次,直至少量桑果转色时停喷。(注:青果期比较重要,此时若遇菌核病高发气候条件,将靓果安的浓度提升至100-150倍)
桑葚菌核病方案:
靓果安100-150倍+大蒜油1000倍+化学药喷雾(如菌核净),连续喷雾即:今天一遍明天一遍连续打2遍,其中一遍配着化学药。若高发条件持续在,打3遍。
四、菌核病的症状特点?
菌核病发病初期,靠近地面茎部产生水渍状褐色病斑,随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呈淡褐色,茎软腐,长出白色菌丝,之后病茎纵裂干枯,以上蔓叶萎蔫枯死,茎内产生鼠粪状黑色菌核。病斑迅速扩展至叶柄、叶片、果实等部位,受害部位初为水渍状,随后产生大量白色菌丝,最后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
该病的防治采取农业和生态防治为主,辅以物理和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选用无病种子,并进行种子处理可用10%盐水浸种,汰除菌核,再用清水洗净后晾干播种。没有发病地区不从病区移苗定植。种子用50℃温水浸种10分钟,也可杀死菌核。
五、菌核病最怕什么?
最怕高温。
1、菌核病病菌孢子喜高湿,最适宜的湿度为99%左右,在50度高温下5分钟就会死亡,但在潮湿土壤能存活一年,在长期积水的土壤中能存活1个月,而在干燥的土壤中可存活3年以上。
2、植株发病先从近地面茎基部或第一分枝处开始,发病初期症状为水浸状,之后会变成灰白色,然后皮层组织发干开裂呈纤维状。当大棚内比较潮湿时,茎基部病组织中腔内可以看到黑色鼠粪状菌核。
六、青枯病与菌核病的区别?
青枯病是病原病毒易造成维管束褐变,导致功能失常和损坏,致使作物枯萎衰竭死亡,是植物常见病害,在高温高湿情况下最易发生、感染和传播。
菌核病是由核盘菌属链核盘菌属丝核属和小菌核属等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发病部位由菌丝体集结成结构松紧不一,表面光滑或粗糙,形状、大小、颜色不同的菌核。
七、兰花菌核病(白绢病)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1.雨季应防止基质过湿,空气湿度过大,并注意通风,浇水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
2.栽培基质和花盆在使用前可高温处理,菌核在温度达到100℃时可以被杀死,菌丝在烈日下暴晒极易死亡。
3.发现病株,马上隔离,严重的马上销毁,清理病株、病叶、栽培基质等,阻隔传染源。 化学防治: 1.发病较轻的病株马上换盆,将发病的植株剔除,把同盆的兰株浸入1%的硫酸铜溶液中进行消毒。并对周围植株喷洒药剂防治,药物防治可用井岗霉素500~700倍液,直接喷淋病株2~3次,基本可完全清除,井岗霉素是目前防治白绢病的最有效药物之一。也可使用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细干土100~200份撒在病株根茎处。 2.基质在使用前,除高温消毒外,也可用药剂处理,药物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可将基质重量的0.2~0.3%药剂拌入基质中,或用水稀释500倍浇灌基质。
八、专治油菜菌核病的药?
可选用咪鲜胺、菌核净和多菌灵等乳剂或水剂为主的药剂适时防控。注意轮换用药以避免抗性产生。要注意花期施药对授粉蜜蜂的不良影响。
九、油菜菌核病营养体是?
油菜花、颈、叶是油菜菌核病的营养踢。
十、菌核病最好的防治方法?
步骤/方式1
1、轮作 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或水旱轮作,南方瓜区利用晚稻后茬种植西瓜。
步骤/方式2
2、调温控湿。推广应用膜下软管滴灌技术,既节约用水又降低棚内湿度。早春晴天上午以闷棚为主,让棚顶水珠雾化,中午及时通风散湿,夜晚注意覆盖保温,减少叶片结露。
步骤/方式3
3、发病初期,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150克/亩,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或用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30-50克/亩,兑水30-5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7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
步骤/方式4
4、保护地栽培,发病初期,也可用每棚室用药0.25千克,8-10天熏l次,连熏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