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水果 > 沙棘 > 正文

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2025-02-02 03:08:22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一、荒漠化

  1.概念: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实质是一种土地退化。

  2.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范围: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干旱特征的成因: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加上山岭重重阻隔,水汽难以到达。

  3.西北地区以贺兰山为界,形成东、西两大区。

  4.干旱的自然特征: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人为因素的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的灌溉。

  四、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古代盲目垦耕,大部分古绿洲相继被迫放弃;近代北方农牧过渡地带大规模移民开垦,人口剧增,迫于生计,农垦规模扩大,直接加剧荒漠化;现代由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3.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二、东南丘陵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1、人为活动: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盐渍化。

2、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

(1)(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四周高山环绕,有青藏高原阻挡。

(2)多大风天气。

(3)接近冬季风源地(西伯利亚),地形起伏小,无高山阻挡,使大风长驱直入。

(4)植被稀少,植被覆盖率低。

(5)土质疏松,多沙漠(此为荒漠化的基础)。

(6)寒流流经减温减湿。

三、青藏高原土地荒漠化原因?

气温升高使得这些地方可开发利用条件部分具备,可以在这些地区建立调温农业基地,利用沙培、水培等技术,再加上对光温水土气等农作物生长基本条件的调控,开展高科技设施农业的研究.比如通过温室农业,在这些区域开展水果、蔬菜、花卉、药用植物等种植,甚至可以适度建设温室种植优质高产饲草,解决牲畜冬春季饲料短缺的问题,同时减轻对草原放牧压力,实现草原生态环境恢复.

四、土地荒漠化的解释?

土地荒漠化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荒漠化定义为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

中国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4种类型的荒漠化土地。

五、土地荒漠化的分布?

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风力侵蚀地区,并集中分布于西北地区及华北北部。

风力侵蚀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甘肃等省区的沙漠、戈壁等区域

分布区域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断续分布延伸长达5 500km,涉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等省(区)共212个旗、县。另外,中国南方的部分湿润地区也出现了土地荒漠化的问题。

六、土地荒漠化的影响?

土地沙漠化的危害

  土地沙漠化沙漠是干旱气候的产物,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地球上就有沙漠。但是,荒凉的沙漠和丰腴的草原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界线。有了水,沙漠上可以长起茂盛的植物,成为生机盎然的绿洲;而绿地如果没有了水和植物,也可以很快退化为一片沙砾。而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不管气候、土地条件如何,随便开荒种地、过度放牧;为了解决燃料问题,不管后果如何,肆意砍树割草。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本来就缺水多风,现在土地被蹂躏、植被遭破坏,降水量更少了,风却更大更多了,大风强劲地侵蚀表土,沙子越来越多,慢慢地沙丘发育。这就使可耕牧的土地,变成不宜放牧和耕种的沙漠化土地。

  土地沙化是环境退化的标志,是环境不稳定的正反馈过程。如不采取根本措施,土地风蚀沙化过程不仅不会自动停止,反而会加剧发展。比如:宁夏中部地区现在土地沙化面积已达74.46万公顷。其发展速度很快。近22年来,土地沙化面积由占该区面积的20%上升到50—60%。问题十分严重。

  “土地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中,由于过度地人为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造成了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环境退化过程。沙漠化是当前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一个突出的地质问题。严重的问题是“全球沙漠化仍在曼延”。

  中国也存在着土地沙漠化问题。在中国的沙漠化土地中,其中已经沙漠化了的土地为17.6万平方公里,潜在沙漠化危险的土地有15.8万平方公里,在湿润地带的风沙化土地有1.9万平方公里。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5000余万人,有近400万公顷的旱农田和500万公顷的草场受其影响。中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从原来的13.7平方公里增加到17.6万平方公里。因此,中国面临的土地资源被侵蚀的形势也是严峻的。

七、造成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湿润、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荒漠化的主要影响是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和随之而来的农牧业减产。

八、15 土地荒漠化的影响?

土地沙漠化简单地说土地沙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

全球土地荒漠化的影响:

1. 荒漠化降低土地自然生产力,影响种植业发展土壤风蚀过程中,首先表层土壤细颗粒部分被吹走致使土壤质地粗化,土壤保水能力下降,植被覆盖率降低,为荒漠化创造了条件。该区降雨形式以暴雨为主,雨强大,加之地形起伏大,雨水来不及入渗,尽管单位时间降雨量大,但真正入渗到土壤中的很少,造成该区暴雨后土壤仍然缺水。

2. 洪涝灾害增多,霜冻、冰雹和山洪在该区域发生频率随荒漠化的扩展有增多趋势。因山多地势高,易受高空气流影响,霜冻出现早,冰雹、山洪次数多,平均每年发生七次,最高达十六次。由于降雨历时短而强度大,而荒漠化的地表植被覆盖度低,无法涵养水源,在降水过程中极易产生径流,形成山洪,冲毁农田,切断交通,毁坏水利设施;每次的洪涝和冰雹灾害给该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损失。

3. 对牧业、工业、社会发展的影响,草地荒漠化现象十分显著,当荒漠化侵蚀草原时,原生植物占优势的针茅减少,适口性好的草本减少,冷蒿及其他杂草增多,草牧场的产草量下降,从而限制了牲畜头数的增长,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农牧业产品是轻工业生产的原料,荒漠化影响了农牧业生产,进而影响到工业生产。

九、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及人为原因是什么?

原因如下:

自然原因:干旱缺水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加剧;缺水,导致植被变差。

人为原因:草原开垦不合理、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水利工程建设不当、水资源过度利用、矿产开发、忽视复垦和植被恢复。

防治土地沙化的主要措施:限制或禁止易沙化地区人民的不合理开发,保护植被,植树种草,合理调节和利用水资源

拓展资料:

荒漠化发生发展的自然基础:

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干旱(基本条件)。

表面松散材料(材料基础)。

强风吹(动力因素)。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

土地荒漠化是指土地退化,又称“荒漠化”。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将荒漠化定义为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人类经济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活动。我国四种荒漠化土地类型,包括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和土壤盐渍化。

十、世界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有什么规律,原因?

  分布规律:一般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中、西部地区和中纬度大陆内部。原因:自然因素土地荒漠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它是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异为荒漠化形成、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其过程缓慢,人类活动则激发和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成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严重的干旱条件,容易造成植被退化,风蚀加快,引起荒漠化。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因而干旱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当气候变干时,荒漠化就发展;气候变湿润时,荒漠化就逆转。全球变暖、北半球日益严重的干旱、半干旱化趋势等都造成荒漠化加剧。

感觉不错,赞哦! ()
下次努力,加油! ()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