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载炭药最多的是哪本书?
一、记载炭药最多的是哪本书?
是秦汉医家在《神农本草经》一书药物的药性功用主治等内容有所补充之外,又补记365种新药物,分别记述其性味、有毒无毒、功效主治、七情忌宜、产地等。
二、现今记载刑法的是哪本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的法律。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79年7月1日通过,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最新修订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1997年3月14日修订,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2020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三、哪本书有记载罗贯中的生平?
正史中没有记载,但在《录鬼簿续编》中有罗贯中生平的记载。
四、沙棘油的功效?
沙棘油主要是从沙棘果中提取出的一种油品,营养价值比较丰富,里面的氨基酸、脂肪酸都比较多,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比如说维生素e、维生素c还有类黄酮和钙离子、铁离子。适量的吃这种沙棘油可以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能够加速身体内废物的排除,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的现象。
五、冉闵是哪本书上记载的?
1990年在河南省偃师县城关镇杏元村砖厂出土了北魏染华墓志。
墓志题首为《唯大魏孝昌二年岁次丙午十一月丙申朔己酉故镇远将军射声校尉染府君墓志》。《染华墓志》记载了冉闵,是研究十六国时期冉魏平帝冉闵的重要资料。
北魏染华墓志,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县城关镇杏元村砖厂,首次公开于《考古》1993年第5期。
墓志题首为《唯大魏孝昌二年岁次丙午十一月丙申朔己酉故镇远将军射声校尉染府君墓志》
墓志记载,染华,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十一月廿日卒,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岁次丙午十一月丙申朔十四日乙酉葬。
染华墓志记载了冉闵,是研究后赵时期冉闵的重要资料。
六、哪本书最早记载关于彗星的内容?
中国史书上对哈雷彗星的出现有详细记载.论记录时间之早,首推《春秋》.《春秋》说: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七、中国最早文字记载的童谣哪本书?
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儿歌是《左传》中的《卜偃引童谣》:“丙之辰,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旗,鹑之贲贲。天策焯焯,火中成军,貌公其奔。”它反映了当时晋侯灭虢的社会现实。由于时代、阶级的局限,也由于我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轻视儿童教育的缘故,古籍中的童谣大部分是反映当时政治变故的“谶语”(即时政歌)。
人民群众在教育后代的生活实践中编创的童谣很少流传下来。古籍中真正供儿童吟唱的童谣不多。总的说来,童谣不受重视,在古代诗歌总集中比重也极小。
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许多童谣都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逐渐加工流传而来,或是以较晚一些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加工而成。
在全世界各民族和文化中,都有童谣的记录。如中国的《三字经》,英国的《一闪一闪小星星》(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等。
2008年6月7日,北京童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疥痈最早记载于哪本书?
疥痈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经典医学著作,相传为黄帝与其医生的对话所编撰而成,约成书于公元前2698年至公元前2603年之间。其中的《素问·病能论》和《灵枢·皮部》等篇章中,都有关于疥疮的诊断和治疗的记载。这些记载不仅揭示了古代医生对于疥痈病因、症状、传播途径、预防和治疗的认识,而且为后人的研究和控制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九、三国中哪本书有茶的记载?
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相传在公元前2700多年以前的神农时代,神农为普济众生,尝百草,采草药。有一天,神农尝到一种草叶,使他口干舌燥,头晕目眩。
忽然,一阵风过,传来一种清鲜香气,抬头望去,只见树上绿叶葱笼,神农信手摘下一片放入口中细细咀嚼,味初苦,继而清香甘甜,食后更觉气味清香,舌底生津,精神爽朗,头晕目眩减轻,口干舌燥渐消。神农遂名之曰“荼”,这便是茶的最早传说。
十、对火药最早的记载见于哪本书中?
关于火药的最早记载见于公元7世纪,唐朝 人孙思邈所著的《孙真人丹经》一书。书中对火药的制作有详细的记载:混合硫磺、硝石各二 两,再加人炭化了皂角(一种豆科植物的果实)三个,此即“伏硫磺法”制造火药,这同现代人用 硫磺、硝酸钾混合制造火药的原理是相同的。这一记载为证明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提供了 有力的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