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水果 > 荔枝 > 正文

散文《荔枝蜜》读后感

2023-03-01 18:35:43  来源:网络   热度:

散文《荔枝蜜》读后感

杨朔的散文《荔枝蜜》,读后很受启发。是啊,蜜蜂,“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这东西就是又香又甜的蜂蜜,它是蜜蜂辛勤劳作的结晶,也是奉献和“给予”的集中体现。它给我们人类以深刻的启示。

蜜蜂是渺小的,在大自然中飞来飞去,从来不被人们重视。可它却有自己的`行动规律和奋斗目标。它整天忙碌着,辛勤地劳动着。哪里有花,它就出现在哪里,飞过去,又飞回来。默默地,一丝不苟地工作着,一直到死。这精神,这品格,这现象,在我们人类社会中也有着充分的体现。

你看,清洁工,为了能让人们在优美环境中生活工作,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打扫街道,可他们毫无怨言,他们是在“给予”啊!设计师为了让人们使用图案新颖、美观大方的日用品,为了让人们能住上称心如意的房屋,他们不惜放弃假日,潜心钻研,他们是在“给予”啊!人民教师,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他们废寝忘食,呕心沥血,粉笔染白了头发,钢笔描粗了皱纹,他们也是在“给予”啊!这种忘我工作,默默“给予”,无私奉献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太多了,多不胜举。他们都是我们的榜样,都具有蜜蜂一样的品质,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

谁说蜜蜂渺小。它的工作是可贵的,它的劳动是无价的,它的形象是美好的,它的品德是高尚的!谁说劳动者平凡?没有他们,便没有了世界,没有了生活;没有了他们,便没有了创造,没有了发展!建设四化,富强祖国,正需要这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默默“给予”的人们。这就是小小蜜蜂“给予”的精神对我们的有益启示!

我喝到了香甜的荔枝蜜对蜜蜂的态度是什么?

杨朔是五六十年代著名的散文家,当时散文的审美功能收缩,功利观念升值;自我意识被淡化,多看重群体意识;主观抒情多转为客观记叙;艺术表现手法也逐渐单一。在这种情况下,杨朔的散文以其特别之处渐渐受到大众的喜爱。杨朔的散文是非常具有他的个人色彩的,全篇都是诗情画意,突出一种诗的意境,诗意盎然,他的散文逐步形成诗化型散文的文体特征,他认为“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

读《荔枝蜜》这篇散文就可以充分感受到杨朔对于诗意是如何来表现出来的,全篇结构严谨、构思奇巧、语言含蓄生动,魅力无穷。

杨朔在《荔枝蜜》中,首先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是写“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然后由荔枝蜜引到酿蜜的蜜蜂,作者又更深入的了解蜜蜂,明白蜜蜂的勤劳、知足、无私奉献,蜜蜂“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从而作者对蜜蜂的看法发生改变,认为蜜蜂是渺小又高尚的。真的是峰回路转,给读者带来反差的感受,从而更能体会到作者所描绘出来的场景,作者内心的钦佩之情。你以为到这里就完了吗?实则不然,作者又由蜜蜂辛勤劳动联想到广大的劳动人民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的生活,再通过比喻把蜜蜂高尚品质比作那些为自己、为别人、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的农民们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品质。在散文的结尾可以感受到浪漫主义的色彩,作者梦见自也变成了一只蜜蜂,正在酿造着未来,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不仅对劳动人民饱含深深的敬仰之情,还想和他们一样拥有无私奉献精神的美好的愿景。

不仅如此,在《荔枝蜜》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作者用托物言志,融情于景,虚实结合等手法为我们营造出诗一般的意境。关于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则提过“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而杨朔就很巧妙自然的将人的真感情融入到真景物中,先是吃鲜荔枝蜜时,觉得生活都是甜的,不由动了情想去看看自己不怎么喜欢的蜜蜂;然后是当“我”看到蜜蜂不争不计较,整日整月不辞辛苦的酿蜜,“我”的心不由的一颤,觉得蜜蜂可爱又高尚;最后则是当“我”看着旷远的田野,田间农民正在为了生活的蜜努力劳作,由此内心的澎湃、激动更是难以自持。作者心有所感,做梦都想要自己也成为那辛劳的蜜蜂,为人民服务,使得作者要表述的感情更加真挚动人,使文章的主旨也得到升华,卒章显志,匠心独运,引人入胜。

杨朔在散文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时,衔接流畅,过渡自然,内容虽曲折迂回但又层次分明,他的散文《荔枝蜜》不仅拥有诗一般的意境,还在字句的运用上像诗一样优美凝练,文采斐然。在《荔枝蜜》的描写中,他先是不喜蜜蜂,在喝到了荔枝蜜后想到了去看看蜜蜂,此时对蜜蜂的态度改变,已由不喜变为赞赏,然后由蜜蜂的勤劳联想农民身上再表达出对农民的钦佩,最后又梦到自己也变成了蜜蜂,在曲折盘桓中层层的深入,在蜿蜒转折中使感情螺旋式上升,营造出一种跌宕起伏的效果。在遣词造句上也十分触动人的心弦,“我的心不禁一颤: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其中颤字的使用所表达出的效果非常好,即表现出当时内心的波动,突出人物的心理,又十分自然的和当时的场景融为一体,不见刻意雕琢,但值得细品,妙极!

杨朔的诗化散文完美做到了诗意和思想的有机融合,虽篇幅短小,语言却十分精美,值得细细品味,具有丰富的感染力。他的构思别具一格,他的诗意浓郁隽永,他的意境优美生动,他的文字精致内敛,他的思想熠熠耀眼,他所描绘出来的画面感可谓是一幅接着一幅,以锦绣河山的气势闯入你的脑海,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给你带来心灵上的冲击和震撼。情和景,意与画,全部都完美交融,彼此呼应衬托,满满的都是诗情画意,不得不说真的是美。

根据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可以把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回忆小时被蜜蜂蜇引出不大喜欢蜜蜂第二部分喝了香甜的荔枝蜜,想去看看蜜蜂;第三部分了解了蜜蜂的生活习性,赞赏蜜蜂,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第四部分赞美劳动人民,表达了学习蜜蜂的愿望。

扩展知识:

1.作者是如何赞美蜜蜂的?又如何转而歌颂劳动人民的?

分析:首先通过写蜂蜜来间接赞美蜜蜂,如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多,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更多的是直接赞蜜蜂,如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通过上述语句,歌颂了劳动人民在建设新生活中,忘我劳动的高贵品质和崭新的精神面貌。

那么,作者为何说蜜蜂是渺小,却又是高尚的呢?这是否矛盾?不矛盾。渺小是指蜜蜂的形体而言,高尚指蜜蜂的品质。即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作者通过视点转移的办法来完成两个事物的衔接。当我们参观养蜂大厦,赞颂蜜蜂,为蜜蜂的可贵精神激动不已时,作者又将视线移向远方,透过荔枝树林展现出田野广阔的现实情景: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这样自然地由蜂写到了人。

这里作者抓住了人和蜂之间的共同点,赞美蜜蜂,也是歌颂广大劳动人民。蜜蜂在酿蜜,给人们带来清香、甘甜,农民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他们在建设新生活中,忘我劳动,无私奉献,给人们带来极好的东西。这里作者采用点睛之笔,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思想意义。

作者在结尾处写自己在梦中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这样就表现了作者向小蜜蜂学习,向劳动人民学习,为社会,为他人辛勤、忘我地工作的强烈愿望,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