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腊八节,来碗老福州独有的腊八粥
台海网1月2日讯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 今年的腊月来得格外早,刚迎完新年,今天又迎来腊八节。从腊八开始,筅堂、祭灶王、分年、送年、做小岁……这些腊月里的忙碌,都为了一年一度阖家大团圆的节日。
在浓浓的年味里,腊八粥、腊八蒜、腊八茶、腊八饭……你选择哪一样开场?
建隆/图
一碗腊八粥 盛满吉祥话
古时腊八节是北方过得多,福建很多地方并不过。但随着城市的发展,福建人也有了自己独家配方的“腊八粥”。
作为福州人的冰心,有一篇名为《腊八粥》的散文,里头写着:“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
冰心母亲的腊八粥,听起来就让人食欲大动。而腊八粥的这些食料,都有民俗谐音。红枣花生比喻早生贵子,核桃表示和和美美,莲子象征恩爱连心,桂圆是富贵团圆,百合是百年好合,桔脯栗子则是大吉大利等等。人们用这一碗腊八粥,盛满了吉祥话,寄托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
粥上摆“狮子”,辟邪又吉祥
老福州的传统腊八粥,还有个有趣的特色,在粥上放只由几种果子做成的“小狮子”,取避邪之义。脆枣剔核烤干后做狮身,半个核桃仁做狮头,桃仁做狮脚,杏仁做狮子尾巴,然后用糖浆把各部分黏在一起,放在粥面上。如果碗面大,还可以摆双狮,取“避邪吉祥”之义。
腊八粥熬好后,当天清晨先敬神祭祖,然后赠送亲友邻居,中午前送出。最后全家人分食,要剩下一点儿,取“年年有余”的兆头。
而在厦门,古时有“初八(腊八)裁新衣,初十买干果”的说法。有的厦门市民至今仍会在腊八这天为孩子买过年的新衣服。而像干果、香菇、木耳等年货,也要开始置办。如今厦门不少市民,也会在这天制作腊八蒜。挑选个大、颗粒饱满的大蒜,削根洗净晾干,放进醋里浸泡,加入少许白糖提升口感,腌渍一周左右,便能收获通体碧绿的腊八蒜。
如今的腊八还衍生出了腊八茶、腊八饭等食物。有些少数民族,会用茉莉花、菊花、绿茶、红枣、枸杞、桂圆肉、葡萄干、冰糖等,泡出一壶这个季节适合的“腊八茶”。
而在永安,有人把八宝饭改良成腊八饭,分为咸甜两种。糯米、红枣、莲子、枸杞、薏仁、小红豆、绿豆和蜜枣、黑米、核桃、杏仁、玉米、燕麦等蒸熟,甜味的是拌上猪油和白糖,咸味的是放油锅加盐和酱油翻炒,便是可口的腊八饭了。
冷知识
农历十二月为啥叫腊月?
其实,如果追溯到源头,腊八节原本不是现在的模样。
农历十二月,民间俗称“腊月”。民俗专家表示,十二月为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份,俗称为岁尾,有腊冬、腊月、冰月等30多种称呼。其中,人们最熟悉和熟知的当属“腊月”。
之所以叫“腊月”,是因为“腊”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有“冬至后三戌祭百神”之说,即每逢冬至后的第三“戌日”,南北朝时期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先民都要猎杀禽兽举行大祭活动,祈福求寿,避灾迎祥。这种祭奠仪式称为“猎祭”。
因“腊”与“猎”通假,“猎祭”遂写成了“腊祭”,因而年终的十二月被叫做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