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王饮料图片
一、刺梨王饮料图片
开封后保质期放冰箱冷藏3天左右,刺梨原浆是一种饮品,刺梨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维生素C、D、P、E和极为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的含量比被称为“维生素C丸”的鲜枣还多几倍。丰富的维生素有助于人体免疫功能,美容养颜。刺梨还具有开胃消食的功效。
二、刺梨王饮料怎么喝
直接食用:清洗刺梨后可以直接食用,可以用小刀削掉刺梨果表面的刺,果肉鲜嫩多汁,口感非常好。
泡水喝:将刺梨果表面刺去掉,然后剖开去籽,将刺梨果切片,加入适量糖或蜂蜜,用热水冲泡即可。泡水喝可以起到解渴、降火、润肺的作用。
做成果酱:将刺梨果去刺去籽,果肉切成小块,加入糖和柠檬汁,用搅拌机打成果酱,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也可以用来做糕点或饼干。
做饮品:将刺梨果去刺去籽,果肉切成小块,加入蜂蜜、柠檬汁和冰块等制作成饮品,口感清新,营养丰富。
煮粥:在煮粥时可以将刺梨果去刺去籽,果肉切成小块加入锅中一起煮,可以增加粥的营养和口感。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刺梨果含有较多的单宁物质,会使口感有些酸涩,因此食用时可以加入适量的糖或蜂蜜来调味。此外,在食用刺梨果之前一定要将其表面的刺去掉,以免扎手。
三、刺梨王饮料品牌介绍
历史上利用刺梨酿制刺梨酒的记载,最早始见于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吴嵩梁在《还任黔西》的诗句:“新酿刺梨邀一醉,饱与香稻愧三年”。
比此诗稍早或稍晚的贝青乔的《苗俗记》载:“刺梨一名送香归……味甘微酸,酿酒极香。”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的《思南府续志》:“刺梨野生,实似榴而小,多刺,其房可酿酒……”同年《仁怀直录厅志》亦有刺梨酒的记载。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的《贵阳府志》,有“……以刺梨掺糯米造酒者,味甜而能消食”的记载。
四、刺梨王饮料公司
刺梨8月到9月进入成熟期,9月是采摘刺梨的最佳时期。
刺梨的收获期不足30天。刺梨为野生小灌木,4~6月开粉红色、红色或深红色的花,夏花秋实。果实多为扁圆球形,横径一般为2~4厘米,8~9月果实成熟,黄色,有时带红晕。果肉脆,成熟后有浓芳香味。果皮上密生小肉刺,俗称之为“刺梨”。果实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被称为“维C之王”。单宁500毫克至1000毫克;含酸1克左右;总糖量一般4克左右。
刺梨为蔷薇科多年生落叶灌木缫丝花的果实,又名山王果、刺莓果、佛朗果、茨梨、木梨子,别名刺菠萝、送春归、刺酸梨子、九头鸟、文先果,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是一种稀有的果实。
刺梨果实呈扁球形或圆锥形,稀纺锤形,直径2~4厘米。表面黄褐色,密被针刺,有的并具褐色斑点;先端常有黄褐色宿存的花萼5瓣,亦被披针刺。纵剖面观:果肉黄白色;种子多数,着生于萼筒基部凸起的花托上,卵圆形,浅黄色,直径约1.5~3毫米,骨质。气微香,味酸、涩、微甜。
刺梨生于海拔500~2500米的向阳山坡、沟谷、路旁以及灌木丛中,是贵州、鄂西山区、湘西、凉山、冕宁山区等地的天然野果,在贵州省和河南省开封市有大面积的人工种植。
五、刺梨王饮料有什么功效
刺梨原浆的热量较低。因为刺梨原浆是一种以刺梨为主要成分的饮料,刺梨中含水量较高,糖分和热量含量较低,所以刺梨原浆相对于其他果汁来说热量较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制作过程中加糖量较多,或添加其他高热量食材,那么热量也会相应增加。总之,如果想要控制热量,可以选择少加糖或选择找不添加糖分的刺梨原浆,或者就直接食用原汁刺梨。
六、刺梨王饮料品牌定义
刺梨之父——罗登义
上世纪40年代,时任浙江大学农化系教授的罗登义先生,为解决战时民众和抗日将士的营养缺乏问题,在贵州湄潭、花溪等地,采集各种野果野菜,分析其营养成分,力求找到更多的野生食品资源用于缓解劳苦大众之饥苦,救民生于水火。
在贵州山区进行营养调查时,罗登义发现了一种叫做刺梨的黄色野生果子,便率先对刺梨的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和报导。1942年,罗登义团队初次发掘刺梨的营养价值并有效应用。
罗登义,贵州省贵阳市人,最早的刺梨研究专家
全国著名农业生物化学家,教育家。1928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农业化学系,先后在成都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8月17日安然与世长辞,享年95岁,安葬于贵州农学院桐木岭职工公墓。
贵州刺梨,维C之王
1942~1945年间,罗登义开始对170种水果蔬菜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他发现,刺梨含丙种维生素特别丰富,1943年秋季号《药学文摘》刊登了罗登义先生的“各种食物中丙种维生素之含量”。这是我国对刺梨研究的最新发现、新突破和新成果。
在罗登义的研究中发现,贵州的野生刺梨果实富含丰富的VC、VP等营养物质,其中每100g刺梨果肉中维C含量可达1980-3750mg,远远高于其他任何果蔬,在国内外学界引起了轰动和广泛关注。研究发现,刺梨的维C含量较四川广柑约高50倍,比梨子苹果约高500倍,而猕猴桃的维C含量也只有它的1/9而已。
小小刺梨大作用
罗登义先生在刺梨方面进行了较多研究,率先开启了刺梨的现代研究之路,前后发表论文近十篇,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有关科学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