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茶让这种小众水果价格上涨几十倍,国产水果还有什么理由不逆袭?
今年夏天,一颗小小的油柑火了。
在油柑主产地之一广东潮汕,售价从每斤不到2元飙升至每斤40元。油柑也从地域性很强的小众水果,成为大城市里的热门。在上海街头的茶饮店里,人气最高的饮料之一,就是各种油柑汁。
归根结底,这是一杯茶的作用——有新式茶饮品牌用它制作成产品,让更多人了解到它的独特口味。
综观国内水果市场,能发现油柑并非唯一异军突起的小众水果。云南的人参果和雪莲果、广西的小米蕉、陕西的火晶柿子等,都从默默无闻走上“网红”之路。
复盘它们的“网红”之路,不难发现,新业态、新经济为传统农业生产提供了突围新思路。
小众水果成功“破圈”
在上海,很多人即使喝了油柑汁饮料,也不知道油柑长什么样——个头和冬枣差不多,浅黄绿色;如果不加工,口感颇为酸涩,但之后有回甘,是一种清爽悠长的甜味。
或是因为这一回甘特性,油柑又名余甘子。它是广东、福建地区的一种水果,不算稀奇,当地人或是直接吃,或是腌渍后食用,因为油柑有保健作用。
根据《中国药典》所述,“余甘子,甘、酸、涩,凉,归肺、胃经。具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的功效,用于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药食同源水果,能生津解渴,清热降火,刮油解腻。
今年之前,很少有油柑走出广东、福建。除了物流成本、销售渠道等原因,酸涩的口感也影响这种水果推广。
可是,油柑酸涩口感的短板被新式茶饮品牌奈雪的茶破解了——奈雪将油柑榨汁加糖后,变成大部分人能接受的饮料。就连从小吃惯油柑的南方消费者都说,这是第一次吃榨汁后的油柑。
口感独特又能解腻的油柑汁自此一发不可收拾。继奈雪之后,喜茶、米芝莲、桂源铺等茶饮品牌也纷纷推出油柑汁,将这一小众产品传播得更广。
百度搜索数据也显示,在3月23日奈雪推出油柑汁饮料前,“油柑”搜索量和资讯量几乎为零,但饮料问世后,相关数据直线上升,且热度一直延续至今。
油柑卖家也发现了变化。之前几乎没有油柑通过商超渠道进入市场,卖家大多是个人,通过淘宝、拼多多等平台销售。油柑汁火起来之后,网购油柑价格水涨船高,几乎一周里涨了50%。有淘宝卖家说,本来油柑主要卖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福建、海南等南方地区,今年明显多了上海、北京等华东、华北地区的买家,都是因油柑汁而来找原果的。
油柑种植者也从油柑热中受益。在广东潮汕地区,有种了几十年油柑的农户说,以前每斤油柑售价也就几角钱,最多不超过2元钱;但今年涨到十几元、几十元。在最抢手的时候,价格甚至一天三变,卖到过每斤40元。
从油柑热可以看出,如果有合适的加工方式,小众水果有机会“破圈”,突破地域限制销售,并获得更高的附加值。
但对种植方来说,不能守株待兔等待“破圈”。此次油柑火爆,是因为新式茶饮创新的加工方式解决了油柑口感上的缺陷。不过,未必所有的小众水果种植户都能有那么好的运气,有合作伙伴送上解决方案。
更多的时候,需要种植户或最初的批发商突破固有思维,为小众水果创造机遇。
国产水果要借力打力
中国还有很多像油柑这样具备“网红”潜质的水果,而且国产水果能够借助的力量也不是只能来自餐饮企业。因为从市场大背景看,国产水果正迎来黄金发展期,有多重利好。
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对进口水果的冲击力度不小,有些水果不能如期抵华,还有些水果在中国遭遇滑铁卢。例如,进口车厘子(樱桃)受疫情影响,今年在中国遭遇滑铁卢,售价比去年缩水一半还不止。与之相对,是国产樱桃凭借安全和口感,价格平稳,甚至还超过了进口产品。
另一方面,消费心理成熟也让“崇洋媚外”的现象越来越少。只要水果品质好、口感好,消费者愿意为国产货买单,哪怕国产水果价格比进口水果高,消费者也认为物有所值。
更重要的是,新业态、新经济也为国产水果提供了各种资源。
首先,众多电商平台让国产水果、特别是小众国产水果有了走出产地的可能。对农产品种植户及生产企业来说,若能有意识地主动对接相关平台,有机会实现农民、消费者、平台的多赢。
云南人参果和雪莲果产业就随着拼多多的发展而壮大。人参果和雪莲果都不是中国原产品种,云南虽有种植,但也只是小范围,前者被当成蔬菜炒着吃,后者炖汤吃。可拼多多找到这两种水果后,通过互联网的平台效应,把两种果实变成“网红”,既为平台吸引了人气,又带动了当地的产业。
有数据显示,自2016年拼多多上线人参果销售后,仅仅过了3年时间,云南人参果的种植面积从1万亩扩大到近20万亩,并发展出一个价值数十亿元的产业。此前,当地农民以种植玉米为主,亩产值800元;改种人参果后,亩产值可达9000元。
有了这样的案例,电商对国产小众水果、特色水果的热情不断。拼多多近日又从广西发掘出小米蕉这一新品种,再次展示出小众水果的发展潜力。
小米蕉是广西特有的香蕉品种,绿色的蕉皮很薄,短小粗壮,既酸且甜,可以说是香蕉市场的异类,能满足市场的猎奇心。在拼多多介入前,当地有农户通过互联网吆喝小米蕉,但受限于物流和营销能力,不成规模。
而当引入了拼多多的“货找人”模式,再利用电商擅长的造势能力,小米蕉很快“破圈”,获得消费者认可。有数据显示,在2018年,每斤小米蕉售价不到0.5元,且仅在广西区域销售;到今年,小米蕉售价已稳定在每斤1.5元左右,卖到了全国各地。
事实上,电商很愿意投入资源参与水果市场竞争,比如滴滴最近进军电商市场推出的“橙心优选”新平台,切入点也是水果。这是因为与其他产品相比,水果具有高频消费的特点,几乎算得上刚需,有前景;同时,高品质水果和小众水果,都容易引发消费者关注。虽然水果对物流仓储等要求较高,但市场很大,远未饱和。面对这些蠢蠢欲动的外部资源,水果种植者有什么理由视而不见?
其次,国产水果生产者要学会“讲故事”。
电商相中水果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每一款特色水果背后,往往有个好故事。
眼下火遍大江南北的褚橙,最初能得到市场的关注,除了因为口味,更因为它背后有一个再创业的励志故事,成功吸引了消费者。
有的时候,一部虚构的电视剧,也能成为小众水果的好故事。例如,《长安十二时辰》就带火了陕西临潼火晶柿子。之前,很少有陕西之外的消费者知道这一特别的柿子品种,可在电视剧播放后,临潼火晶柿子迅速上线盒马,借助在线新经济的力量,走出陕西。连续两年,这一小众品种每逢柿子季,都会供不应求。
由此可见,摆在国产水果面前的资源很丰富,种植者和生产者要做的,一是有把握机会的意识,毕竟“机遇只厚待有准备的头脑”。二是不妨主动出击,借鉴已有的“破圈”故事和“讲故事”方法。
有了市场,更要有对应的生产方式
随着国产水果异军突起的故事越来越多,一个新问题出现了:如何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以油柑为例,在进入新式茶饮市场之前,相关地区的油柑种植以小规模、分散种植为主。这就导致采购商需四处寻找符合要求的产品,部分高品质高产品价格也水涨船高,甚至出现异常波动。对种植者来说,这未必是一件好事——如何保持供销平衡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课题,目的是避免“多了多了少了少”的尴尬。
事实上,眼下部分头部茶饮品牌已经开始关注油柑种植情况,希望用消费倒逼油柑种植规模化、标准化。据喜茶供应链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是油柑,在此前经营中只要发现某款使用水果生产的茶饮销量特别好,企业都会赋能上游种植基地,通过订单化种植等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这样,既能保证产品原材料的品质,又能稳定原材料产量和价格,对经销商和种植户都有好处。
叮咚买菜在寻找特色产品时也发现,国产小众农产品“出圈”不难,但要有可持续发展和可全面推广的基础。这个时候,需要平台和种植户共同努力。
今年,叮咚买菜在海南发掘出一款小众水果:燕窝果。它是火龙果的“近亲”,但表皮黄色带刺,果肉晶莹剔透有点像燕窝,口感比火龙果细腻。目前,这款水果在叮咚买菜上的售价不高,每颗15元左右。
但在实现订单农业规模化生产前,燕窝果的零售价竟然达到每颗150元。
原来,燕窝果原产南美洲,主要产地在厄瓜多尔。国内引进后,只是小规模实验种植,进入零售市场的不多,所以售价高,大大影响了这一小众水果的市场化进程。
叮咚买菜发现燕窝果后,没有急着将它推向市场,而是分析了它的产业链,认为随着种植量提升,价格会逐渐下降,有机会变成一款大众水果。于是,平台多次与海南的燕窝果种植基地洽谈,用订单农业的方式保证销量,也引导种植者合理定价。最终,燕窝果以合适的价格上线,如今已在华东地区铺开销售。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各方资源的介入,越来越多的国产小众农产品将被发掘出来,成为新“网红”。但不论是做“网红”还是变“常红”,都要有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在这背后,种植户仍旧得回答好平衡产量与质量、数量与价格的问题,推动国产水果稳步发展。
【记者手记】新水果来了,老水果还有机会吗?
油柑火了,不仅让种植户意外,包括引入这一产品的茶饮品牌也很惊喜。
不过,有些大众化水果的农户会担忧:市场逐新,小众的、有故事的水果受欢迎,那么大众化的水果怎么“破圈”呢?
笔者觉得,油柑的故事也给了很好的启发——突破原有思维模式,通过深加工,打破农产品的销售界限、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一个可以参考的案例是仙居杨梅。杨梅的上市期很短,物流仓储要求也很高,所以以往除了鲜食杨梅外,深加工产品以杨梅汁为主,仍没有突破水果深加工的思维惯式。
但今年,上海益民食品一厂推出了一款以杨梅为主要原材料的棒冰,还没到夏天,就在全国各地迎来热销,累计销量近400万支。
原因很简单:一是之前从没有人把杨梅做成冷饮,市场好奇,愿意尝鲜。而且棒冰与饮料不同,可以进入很多杨梅没有进入过的食用场景。二是把杨梅做成棒冰后,解决了原先上市周期短的问题,实现全年销售。还有一点,也是仙居当地乐意看到的:通过一支棒冰,让更多人对仙居“种草”,也许哪天就成为仙居的游客甚至投资者。
所以,仙居与益民食品一厂签订合作协议,决定更加紧密的合作发展;同时继续加大杨梅的深加工利用,从饮料、冷饮向杨梅核提取滓油、杨梅渣提取花青素等“更深”的深加工发展。
这种深加工理念,恰恰是本土农业生产这所欠缺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农业生产者都在想“怎么种”,销售时都以原果为主。但市场需求在变、生产工艺也在变,这既为农产品深加工提供了动力,也提供了技术支撑。不论是新奇特的小众水果,还是大众化的“老水果”,都有机会从深加工中找到发展新机会。
栏目主编:吴卫群 文字编辑:任翀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相关平台官微或app。
来源:作者:任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