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民的洗澡习俗?
一、藏民的洗澡习俗?
藏民的习俗是沐浴节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历史 。每年藏历七月上旬,在西藏,在拉萨河畔,从城市到乡村,从牧区到农区,都有一个群众性的洗澡活动。
二、藏民洗澡的习惯?
藏民洗澡习惯如下:
1、藏俗中有一个沐浴节,该节日一年一次,所以藏族人一年至少洗一次澡。
2、藏族人不习惯洗澡,但决不是一生只洗三次。
3、不洗澡主要是和高原气候和生活环境有关,“少洗澡”是西藏人祖辈总结出来的适应高原的一种生活习惯。
4、西藏空气好,不经常洗澡也没那么脏。
5、西藏气候寒冷干燥,常洗澡对身体其实是没有好处的,适当的保持皮肤中的油性才能更好地抗寒。
三、藏民大饼的做法?
用料:主料:中筋糕点粉
100g
辅料:
绵白糖(饼皮料) 40g
饮用水(饼皮料) 适量
枣泥馅料 200g
猪油(饼皮料) 90g
做法:1· 准备好所有食材,先过筛新良中筋糕点粉
2· 用水化开绵白糖,然后把猪油下到水里搅拌,再放面粉搅拌均匀直至有劲为止,然后静置十五分。
3· 准备好枣泥馅料,准备13-15克馅料分好份,准备红曲米染红点
4· 把面团分成均匀相等,分好馅子,擀好28克的皮,切好,擀成中间厚4边薄的皮, 包好馅子,然后像包包子一样包子好,反过来压成稍微厚的小饼,包好后点红点即可,藏饼基本做好了
5· 先刷蛋液再撒黑芝麻,和白芝麻,藏饼不抹蛋液
6· 预热烤箱,烤200度15分钟,170度盖锡纸20分钟,时间到了就烤熟了,取出稍凉,开吃。
四、描写藏民的诗句?
1、最向往的是西藏的雨,那会是怎样的雨啊!那雨是从天上来的,还是从雅砻河喷涌出来的?那雨应该是甜美的吧,是从玉帝的杯中倒出来的琼浆。站在高高的山峰上,轻轻地淋着雨,与它玩耍,没有夏天的热情,没有秋天的凄美,更没有冬天那样的令人伤感。正如春天那样,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脸。浑身散发着沁人的芳香,会不会惹来一身的蝴蝶呢?小小的雨滴中会不会融合了所有人们对这个“天堂”的赞美,汲取了所有岁月轮回中的美丽与力量呢?
2、希望呼吸着稀薄而纯净的空气,看着藏族老阿妈做针线,听她口中永无止境的呢喃,讲过去的年华与现在的时光。时光在她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但幸福却长久地在她灵气不减的眼睛里闪着不灭的光,她信仰着,永远感谢着天对自己的浓浓厚意。
3、希望听到游荡的歌唱家,手持根卡琴,唱起一个没有眼泪的传奇,粗犷而豪放,牧童的短笛时起时伏,搭配着巧妙的韵律,年轻的姑娘已清脆的歌喉作为伴唱,歌声悠扬,脸上有着健康的绯红,牧民们默然着,不忍打扰,年长者随着这古老的旋律,回到了过去,微微张开了口,似乎是在轻哼,眼光有着回忆的迷蒙,嘴角渐渐翘起……
4、希望在草原上席地而坐,闻着小草蹭蹭上长的方向,望着远方的山峦亘古地纵横在目极之处,天空中有几个黑点,是鹰,被视为神的儿子的鹰,背景是湛蓝的苍穹与神域雪山,散发出神圣而圣洁的光芒,人们说,纯洁的人死后便会归往那里,那里月光不再寒冷,风雪不再肆虐,那是每个藏家人心中的美好家园。
5、这里,有最壮观的山川河流。这里,有最多彩的.民族文化。这里,有最浓厚的宗教情怀。这里,有最朴实的西藏人民。
五、藏民的婚嫁习俗?
结婚 仪式的头一天,男方得派人把一套漂亮的服装,以及巴珠、嘎乌、手镯等装饰品,用绸缎包好,送到女方家中,让新娘明天过门打扮用。
迎亲的这一天,男方家要找一位有地位的人,带上一队人马,还得牵上一匹准备给新娘骑的打扮考究的马,这匹马的颜SE,与女方属相吻合;这匹马必须是怀孕的母马。同时,还得带上彩箭,箭上有明镜、璁玉、珠饰等。马队到达之前,女方要举行敬"切玛"、喝酒等告别仪式
六、藏民吃什么?
早餐:一般来说藏民的早餐比较简单,就是糌粑、酥油茶、奶制品、风干牛肉。糌粑,是由青稞磨成粉制成的,口感香脆,搭配酥油茶,奶渣,糖,用手揉匀后抓着吃。糌粑的热量很高,非常适合高原地区的充饥御寒。是藏族牧民的传统饮食之一。
再就是藏民很喜欢喝酥油茶,男人喜欢重口味的,老人孩子喜欢饮用清淡的,女人则喜欢往酥油茶里加核桃仁,葡萄干,各种坚果。一般会喝三碗,认为这样最吉利。
午餐:因为地处海拔比较高,所以气候相对较低。藏民的午餐主要是吃牛羊肉,保暖御寒!牛羊肉的做法也比较简单,将新鲜的肉直接放到锅里加水煮熟。吃的时候撒点盐就可以开吃了。特别是当地的牦牛肉,口感细嫩,滋味醇厚,而且脂肪含量也很低。
大块吃肉,怎能不大碗喝酒呢?藏民的餐桌上,最不能少的就是青稞酒。青稞作为当地的粮食作物,不但可以当作主食,还可以酿成青稞酒。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酿造,这种酒口感清香醇厚,喝完后不上头,不口渴,深受不少外地人的喜爱。如果您有时间去藏民家里,一定要尝尝正宗的青稞酒。
晚餐:羊血肠,藏面,烤羊腿。在藏族人的菜谱中,有一道重口味菜品——“羊血肠”。即是将羊血罐进羊肠中,然后煮熟。口感嫩滑,吃起来十分的解馋。再就是藏面,有点类似于我们吃的拉面,面条筋道,汤汁浓郁,味道堪称一绝。当然烤羊腿是少不了的,一整只羊腿烤熟,撒点料一刀一刀地割着吃,别提有多爽了。
七、藏民怎么称呼?
一般称呼比自已大的女性为“阿佳” (姐姐),称比自已小未婚的女性为“婆姆”、未婚的男孩为“璞”,祖辈上的男性称“波”(老爷爷或爷爷),称祖辈上的女性为“嫫啦” (老奶奶或奶奶),称父亲为“爸啦”,称母亲为“阿妈啦”,凡属于父系父辈的男性亲属均称为“阿古啦”(叔叔);女性均称为“阿尼啦”(姑姑);属于母系父辈的男性亲属均称为“夏乡啦” (舅舅),女性均称为“索姆啦”(姨妈),这里“啦”是敬语词,无特定意义,在称呼别人的名子时,总要在前后加点什么以示尊敬和亲切
八、西藏民俗?
1.磕长头
是藏传佛教信徒为实现信仰、祈福避灾而进行的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
2.敬酒茶。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
3.献哈达。
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
九、九寨沟的藏民是哪种藏民?
九寨沟的藏民是嘉绒藏民。
嘉绒藏族是居住在甘孜州丹巴、康定部分地区,阿坝州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红原和汶川部分地区,以及雅安市、凉山州等地,居住着讲嘉绒语,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嘉绒人,藏区称这地区的藏民为“绒巴”(农区人)。
嘉绒人一直到1954年都被认为是一个独立民族,从民国初年直到1953年前的文献都将嘉绒地区的民族称为“嘉绒族”。1950年代初期,中央民族学院还设有“嘉绒族研究班”,创制了嘉绒拼音文字,记录当地的民间故事。新中国建国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前对全国各民族进行识别中,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宣布将“嘉绒族”识别为藏族,从此,为方便称呼便叫称“嘉绒藏族”。
十、怎么称呼藏民的朋友?
老太婆-莫拉;老大爷-波拉;大姐-啊加拉;
大哥-久啦;妹妹-小妹或布摸;弟弟-布穷或小弟;
小朋友-卓布琼琼,朋友-卓布。
藏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藏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及南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而藏族同胞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