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杨梅吗?
古代有杨梅!
杨梅的生长和栽培历史悠久,据对世界稻作农业发源地之一的浦江上山文化遗址科学考证,早在10000多年前,上山人已开始食用野生杨梅。20世纪80年代,在浙江河姆渡遗址的挖掘中就发现了野生杨梅核,距今也有7000多年的历史。
杨梅是我国特产佳果。在我国古代,杨梅、荔枝和葡萄俱属果中珍品。
西汉时期的陆贾(公元前240-前170年)《南越纪行》载:“罗浮山顶有湖,杨梅、山桃绕其际。”此处所说的罗浮山,在广东境内。广东罗浮山区至今仍是杨梅的著名产区。南越国宫苑遗址出土的植物有40多个种类,其中就有杨梅。
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的《上林赋》载:“梬枣杨梅,樱桃蒲陶,隐夫薁棣,荅沓离支。”
东方朔(公元前154-公元前93年)《林邑记》云:“邑有杨梅,其大如杯碗,青时极酸,熟则如蜜。用以酿酒,号为梅香酎,甚珍重之。”这是西汉时期对杨梅较为完整的一段记载,可能也是目前世界上制作杨梅酿酒的最早记录。可见,中国的江南地区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将杨梅当作主要水果食用。
公元5世纪时期的东晋小说集《西京杂记》(作者不详,有曰刘歆、葛洪所著)载:“梅七:朱梅,紫叶梅,紫华梅,同心梅,丽枝梅,燕梅,猴梅。”可见,东晋时期,人们根据杨梅的品性和特点,已经有多种类分。
唐·段公路《北户录》别称“朹子”;唐·孟诜所撰《食疗本草》别名“机子、圣生梅、白蒂梅、椴梅、杨梅”。
南朝梁江淹《杨梅颂》称杨梅“宝跨荔枝,芳帙木兰。怀蕊挺实,涵黄糅丹。镜日绣壑,霞绮峦。为我羽翼,委君玉盘。”这是古代文人对最早最高评价。后来,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评曰:“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则评价更高。
据史书记载,宋开宝年间就有杨梅栽培,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宋·僧赞宁(宋太平兴国时期)《物类相感志》云:“桑上接杨梅则不酸。杨梅树生癞,以甘草钉,钉之则无。皆物理之妙也。”则可能就是杨梅嫁接和病中害防治的最早记录。
公元12世纪的南宋时期吴攒《种艺必用》也有“桑接杨梅”的记载。宋代诗人平可正诗曰:“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胜河溯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南宋诗人陆游对杨梅赞美更高:“绿荫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颌得骊珠。斜插宝髻看游舫,细织筠笼入上都。醉里自矜豪气在,欲乘风露扎千株。”把杨梅比作“骊珠”,说明杨梅在南宋时期确是身价超出百果。
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刘文泰等编著的《品汇精要》称圣生梅、白蒂梅。明·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本草纲目》载:“因它形如水杨子,味似梅,故名……杨梅树叶如龙眼及紫瑞香,冬月不凋。二月开花结实,形如楮实子,五月熟,有红、白、紫三种,红胜于白,紫胜于红,颗大而核细,盐藏、蜜渍、糖收皆佳。”对杨梅性状、果实品质和储藏方法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目前,仙居县境内尚存明朝古杨梅树和大片有几百年生长历史的杨梅林。明·徐光启(1562-1633年)的《农政全书》称杨梅为“圣僧梅”。
清·黄元御《玉揪药解》载:“杨梅生瘴疠之乡,其味酸甘,多食损齿伤筋。惟桑土者不酸。林邑生者,实如杯盎,青时极酸,熟则如蜜。酿酒号‘梅香酽’,土人珍重之。”清·陈淏子《花镜·花果类考·杨梅》也有类似记载:“每遇雨,肥水渗下,则结实必大而甜,若以桑树接,杨梅则不酸。”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有关史料记载,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靖州木桐村村民周宏道经过数载试验,终于在野生杨梅树上嫁接优质杨梅品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