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五种老虎各自的特点
世界上目前老虎仅存有5个亚种,即:孟加拉虎、印支虎、苏门答腊虎、华南虎、东北虎。
1、孟加拉虎:体色呈黄或土黄色,身上有一系列狭窄的黑色条纹,腹部呈白色,头部条纹则较密,耳背为黑色,有白斑.雄性孟加拉虎从头至尾平均身长2.9米大约220公斤;雌性略小,测得大约2.5米长体重接近140公斤,成年孟加拉虎的皮毛以棕黄及白色为底,加上黑色的条纹。另外也有少量白底黑纹的孟加拉白虎,是因为基因变异。
孟加拉虎主要生活在印度和孟加拉。在尼泊尔、不丹和中国也有少量的孟加拉虎。它的栖息地较广,主要活动于印度孙德尔本斯三角洲的红树林,不过在其它地区的雨林和草原里也有它的踪迹。野生的孟加拉虎主食为白斑鹿、印度黑羚和印度野牛,有时也能爬树捕食灵长目的猎物。其它的捕食者,如豹、狼和鬣狗也可能成为孟加拉虎的猎物。在比较罕见的情况下,孟加拉虎也攻击小象和犀牛。
印支虎的形态与孟加拉虎非常相似,直到1968年兽类专家V.Mazak博士才把印支虎分化出来,作为新的亚种。这是根据一具产自越南广治的头骨。
2、印支虎的体形比孟加拉虎更小,毛色更深,条纹更狭窄,密集而细长。成年的雄虎平均体长2.2-2.46米,重150-195公斤。雌虎平均体长2-2.2米,重101-130公斤。
印支虎分布主要以泰国为中心,在中国南部、柬埔寨、老挝、越南和马来西亚半岛也一样能发现印支虎。在这一区域内,印支虎生活在偏远的山地和山区的森林中,其中大部分处于边境地带。通常这些地区都属于禁区,只有生物学家才被允许进入考察。因此,对于野生印支虎的分布状况知之甚少。1994年IUCN猫科专家小组估计野生印支虎数量在1050-1750只之间,而目前全世界动物园至少有60只印支虎被饲养(根据1995年7月泰国动物园协会(ZPO)公布的数字)。
印支虎(东南亚虎、中印虎)常年生活在亚洲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主要以野猪,水鹿,野牛等动物为食。印支虎常年交配,最为常见是在每年的11月底到第二年4月。雌虎在怀孕103日之后生下幼崽,幼崽在大约18个月后离开母亲独立生活。印支虎的寿命从15-26年不等。印支虎活动范围的具体面积不得而知,但据估计在其栖息地内,虎密度约为4-5头成年虎/100平方公里。
3、苏门答腊虎是现生虎亚种中体形最小的,雄虎平均体长2.4米,重120公斤;雌虎体长2.2米,重约90公斤。它们小巧的体形使它们能迅速穿过密林。苏门答腊虎身上有深橘色的皮毛与密集的条纹,具备了热带岛屿虎类的典型特征。
苏门答腊虎的栖息地主要是苏门答腊群岛范围内的热带雨林,活动范围依据猎物密度与栖所面积大小程度而定。分布的密度平均为5只虎/100平方公里。苏门答腊虎的主要食物是水鹿、野猪、豪猪、鳄鱼、蟒、幼犀和幼象等。不同于生活在平原地带的猎豹和狮子,雨林中的苏门答腊虎必须依靠潜伏袭击猎物。
4、华南虎亦称“中国虎”,是中国特有的虎种,生活在中国中南部。识别特点: 体型大,体长1.6~2.9米,体重180~200公斤。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是亚种老虎中体型最小的。雄虎身长约2.5米(加头),重约150公斤。雌虎身长约2.3米,体重约110公斤。尾长80-100厘米。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
华南虎主要生活在森林山地。多单独生活,不成群,多在夜间活动,嗅觉发达,行动敏捷,善于游泳,但不能爬树。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一般来说,一只老虎的生存至少需要70平方公里的森林,还必须生存有200只梅花鹿、300只羚羊和150只野猪。
5、东北虎是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平均体长为2.8米左右,尾长约1米,雄虎平均体重180-350千克,雌虎平均体重120-160千克。
东北虎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地区,国外见于西伯利亚。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丛林之王”之美称(另一说法:汉字“王”,是根据虎头斑纹之状所造的象形文字)。耳短圆,背面黑色,中央带有1块白斑。犬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定居,具领域行为, 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行动迅捷,善游泳。捕食大中型哺乳动物, 偶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
世界上目前老虎仅存有5个亚种,即:孟加拉虎、印支虎、苏门答腊虎、华南虎、东北虎。在现存的5个亚种里,虽然我国占有3个亚种(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但总的数量在世界上排在末尾。 孟加拉虎体色呈黄或土黄色,身上有一系列狭窄的黑色条纹,腹部呈白色,头部条纹则较密,耳背为黑色,有白斑.雄性孟加拉虎从头至尾平均身长2.9米大约220公斤;雌性略小,测得大约2.5米长体重接近140公斤,成年孟加拉虎的皮毛以棕黄及白色为底,加上黑色的条纹。另外也有少量白底黑纹的孟加拉白虎,是因为基因变异。孟加拉虎主要生活在印度和孟加拉。在尼泊尔、不丹和中国也有少量的孟加拉虎。它的栖息地较广,主要活动于印度孙德尔本斯三角洲的红树林,不过在其它地区的雨林和草原里也有它的踪迹。野生的孟加拉虎主食为白斑鹿、印度黑羚和印度野牛,有时也能爬树捕食灵长目的猎物。其它的捕食者,如豹、狼和鬣狗也可能成为孟加拉虎的猎物。在比较罕见的情况下,孟加拉虎也攻击小象和犀牛。 印支虎的形态与孟加拉虎非常相似,直到1968年兽类专家V.Mazak博士才把印支虎分化出来,作为新的亚种。这是根据一具产自越南广治的头骨。印支虎的体形比孟加拉虎更小,毛色更深,条纹更狭窄,密集而细长。成年的雄虎平均体长2.2-2.46米,重150-195公斤。雌虎平均体长2-2.2米,重101-130公斤。印支虎分布主要以泰国为中心,在中国南部、柬埔寨、老挝、越南和马来西亚半岛也一样能发现印支虎。在这一区域内,印支虎生活在偏远的山地和山区的森林中,其中大部分处于边境地带。通常这些地区都属于禁区,只有生物学家才被允许进入考察。因此,对于野生印支虎的分布状况知之甚少。1994年IUCN猫科专家小组估计野生印支虎数量在1050-1750只之间,而目前全世界动物园至少有60只印支虎被饲养(根据1995年7月泰国动物园协会(ZPO)公布的数字)。 印支虎(东南亚虎、中印虎)常年生活在亚洲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主要以野猪,水鹿,野牛等动物为食。印支虎常年交配,最为常见是在每年的11月底到第二年4月。雌虎在怀孕103日之后生下幼崽,幼崽在大约18个月后离开母亲独立生活。印支虎的寿命从15-26年不等。印支虎活动范围的具体面积不得而知,但据估计在其栖息地内,虎密度约为4-5头成年虎/100平方公里。 苏门答腊虎是现生虎亚种中体形最小的,雄虎平均体长2.4米,重120公斤;雌虎体长2.2米,重约90公斤。它们小巧的体形使它们能迅速穿过密林。苏门答腊虎身上有深橘色的皮毛与密集的条纹,具备了热带岛屿虎类的典型特征。苏门答腊虎的栖息地主要是苏门答腊群岛范围内的热带雨林,活动范围依据猎物密度与栖所面积大小程度而定。分布的密度平均为5只虎/100平方公里。苏门答腊虎的主要食物是水鹿、野猪、豪猪、鳄鱼、蟒、幼犀和幼象等。不同于生活在平原地带的猎豹和狮子,雨林中的苏门答腊虎必须依靠潜伏袭击猎物。 华南虎亦称“中国虎”,是中国特有的虎种,生活在中国中南部。识别特点: 体型大,体长1.6~2.9米,体重180~200公斤。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是亚种老虎中体型最小的。雄虎身长约2.5米(加头),重约150公斤。雌虎身长约2.3米,体重约110公斤。尾长80-100厘米。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华南虎主要生活在森林山地。多单独生活,不成群,多在夜间活动,嗅觉发达,行动敏捷,善于游泳,但不能爬树。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一般来说,一只老虎的生存至少需要70平方公里的森林,还必须生存有200只梅花鹿、300只羚羊和150只野猪。 东北虎是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平均体长为2.8米左右,尾长约1米,雄虎平均体重180-350千克,雌虎平均体重120-160千克。东北虎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地区,国外见于西伯利亚。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丛林之王”之美称(另一说法:汉字“王”,是根据虎头斑纹之状所造的象形文字)。耳短圆,背面黑色,中央带有1块白斑。犬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定居,具领域行为, 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行动迅捷,善游泳。捕食大中型哺乳动物, 偶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东北虎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它体魄雄健,行动敏捷,肩高1米以上,身长2.8米左右,尾长约1米,体重可达350多公斤,有“丛林之王”的称号。东北虎的毛色鲜明美丽,虎爪和犬齿利如钢刀,锋利无比,长度分别为6厘米和10厘米,是撕碎猎物时不可缺少的“餐刀”,也是它赖以生存的有力武器。东北虎捕捉猎物时常常采取打埋伏的办法,悄悄地潜伏在灌木丛中,一旦目标接近,便“嗖”地窜出,扑倒猎物,或用尖爪抓住对方的颈部和吻部,用力把它的头扭断;或用利齿咬断对方喉咙;或猛力一掌击到对方颈椎骨,然后慢慢地吃。 东北虎一般住在600―1300米的高山针叶林地带或草丛中,主要靠捕捉野猪、黑鹿和狍子为生。它白天常在树林里睡大觉,喜欢在傍晚或黎明前外出觅食,活动范围可达60平方公里以上。常言道:“谈虎变色”,“望虎生畏”。在人们心目中,老虎一直是危险而凶狠的动物。然而,在正常情况下东北虎一般不轻易伤害人畜,反而是捕捉破坏森林的野猪、狍子的神猎手,而且还是恶狼的死对头。为了争夺食物,东北虎总是把狼赶出自己的活动地带。东北人外出时并不害怕碰见东北虎,而是担心遇上吃人的狼。人们赞誉东北虎是“森林的保护者”。